最近无意中看了一个诗词类电视节目 是一个竞赛节目。记忆中 电视节目曾一度流行过赛制类 然后 沉寂了一段时间 现下又再次流行起来 如妈妈咪呀、飞花令、我是歌手...之类的 雨后春笋般 闯入人们的视线。好吧 这都不是终点 终点是其中的一对参赛选手 母女二人。出场时 自报家门 女儿是清华大学的博士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说到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 是父母亲帮她选的 母亲的面容有些尴尬 在这个解放思想 提倡自由选择的年代 很多孩子都拥有了选择的自主权 生活方式 婚姻 从业之路 。而这个姑娘的专业是父母选的 连嘉宾都说 我会让孩子自己选择 后悔了 也是自己的选择。
父母 为我们决定一些大方向 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吧。没有人 有权评价别人的人生 一如 我们刚开始看《摔跤吧!爸爸》的看法一样。不要管结局是怎样 不要想最后是否获得了奖牌 我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被剥夺的童年吧 是绝对的专制吧 是我们最排斥的 家长强加自己的意愿和梦想 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吧。连电影里的配乐 一开始也是 各种辛苦心酸 自艾自怜。直到....遇到了那个羡慕她们的新娘 那个14岁便要出嫁 不知嫁去何方 不知对方是谁 拥有着一眼望得到头的未来 这样的一个姑娘。一语点醒的彻悟 逆转了所有的态度 泪水中醒悟出一丝父爱。
我们把话 一分为二来说吧。
父亲很爱女儿们 固然他没有得到想要的儿子 那么一胎一胎的期盼 那样一次次失望的容颜 并不影响 他爱自己的孩子 和爱国的赤诚。他的梦想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荣耀 更是那个体制下 所不能给予的机遇 那个为国家扬眉吐气的瞬间。所以 他能做到的是 寄希望于子女身。 在偶然发现女儿的天赋时 灵光一闪 决定培养自己的女儿 撇开性别论 不在乎别人的嘲讽和世俗的眼光 这是他的梦 希望有人能懂。他给予她们很多很多的爱 虽然 以严苛的方式 去教导 锤炼。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换一个国度 换一种社会环境 亦或者 他没有成功 他培养的女儿最后没有获得奖牌 近而被人逐渐遗忘 改一个结局 这个故事又将怎样?是不是会有许许多多人去抨击他的专制 强势 大男子主义 可怜孩子没有天真愉快的童年 沦为了父母意愿的牺牲品 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 就好像现代社会中 那些总喜欢替小一辈操碎了心的达人们 在婚姻中横插一杠 以过来人的身份 永远存在 不许忤逆的长辈们呢?那时候 我们给予的还会是这样激烈的掌声吗?
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它引起了我们身体里的共鸣 让人热血沸腾。在比赛的同时 我们都握紧了拳头 希望她们赢得荣耀 赢得尊严 赢得掌声。我们太想看到 付出努力的人 会有好的回报 没有女性地位的那些人可以找回尊严。在这部电影中 我们读懂了 那个老父亲对女儿们的爱与栽培 其实在身边 还有很多 我们未能读懂的 父母的期望和爱吧。
愿印度的女性们 能早日摆脱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14岁便要被嫁出去的命运 ;愿世界上 多一些暖意 少一些纷争 ;愿 我们都能读懂 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