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句话挺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它叫“性格决定命运”。从前对这句话有点不以为然,但这两年倒是有了更多的思考。虽然语义上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但它的一个意义在于强调了除“能力”以外的其它重要特质。当然,性格本身包含了多种分类,今天想聊一聊其中一个:乐观。
最近读完Martin Seligman写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结合自身在教育行业的经验,感触挺深。他在书中定义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解释风格”。比如,我们在日常遇到许许多多的事,解释风格指的是我们对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的习惯性解释方式。
Martin Seligman将解释风格扩充为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比如,今天你搞砸了一项任务,你对自己说:“我总是做错事。”那么,你更倾向把事情解释为比较永久的、悲观的,它衡量的是时间维度。如果因为这样一个经历,你告诉自己:“所有的事我都做不好。”你就把一个特定的事件扩大到多种情境了,即普遍性解释风格,它侧重的是空间上的维度。如果今天你经历了一次不如意的演说,更乐观的人会倾向于解释“这次我可能没准备好”,而悲观的人喜欢归因到“我真是一个很烂的演讲者”,即彻底的人格化。
Martin Seligman认为,通过这三个维度下衡量得出的悲观者更容易抑郁和限制自身的潜能,同时身体的健康状况受影响,更重要的,在生命中,比较难找寻到幸福的乐趣和人生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奇葩说一个辩题:“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而我也更倾向认为,暴击本身的发生其实是比较客观的,但人们对暴击的解释风格决定了这次暴击带来的意义。Martin Seligman在这本书里还提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习得性无助。它是一个放弃的反应,源自“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于事无补”这样想法之下的行为。事实上,习得性无助在当下社会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人在遭受惨痛的暴击之后,产生了习得性互助,这让他/她们在以后的每一次暴击面前,都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也更容易走向黑暗的角落。这也让我想到了弗兰克尔,绝大部分人在集中营这样的经历之中,选择了绝望,而弗兰克尔因为这段经历却创建了心理学另一个学派,何尝不是和他赋予这段经历的解释和意义有关呢。
很有趣的是,Martin Seligman和其研究合作者通过一种CAVE(逐字解释内容分析法)来研究了普通民众、体育明星和总统的解释风格对其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更积极的人在晚年、职业生涯或者仕途上更顺遂也更受欢迎。
我觉得Martin Seligman的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的单一归因,比如我们常挂在嘴上的“能力”。同时,他在书中也指出了乐观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态度,不要用僵化的思维去判断我们的性格。下一篇,我会着重写一写如何学会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