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与律诗,哪个受众范围更大?

这个问题其实挺好回答的,咱们不用搞得那么复杂。

所谓“绝句与律诗”,很明显是就格律诗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来提问的,古绝、七古、勉强算在里面,排律就不用考虑。

看清问题,其实是问“是四句的绝句受众范围大呢?还是八句的律诗更受大家欢迎?”

这个就好像微头条和头条文章,你更喜欢谁?短视频和小电影,你更喜欢谁?微博和长微博,谁更受欢迎?

显然短视频和微头条因为碎片时间即可消化,比那些长微博要更让人喜欢。人们普遍爱在短短几句话里面了解一件事情,发现一点乐趣,如果觉得有兴趣,才可能去读过千字的文章,来欣赏作者的优美笔法和事情的来龙去脉。

绝句和律诗也一样。

绝句只有四句,在二十(五绝)和二十八(七绝)个字中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还要押韵,飞快地讲清事情发展,顺带抒发作者感情、感受,诗意留白引发读者想象空间。这种文字跳跃上的愉悦和意境上的散发对读者来说是有刺激感的。所以,一般看见绝句咱们都会忍不住吟诵一番,好则韵味一番,不好则弃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而律诗不一样,由于篇幅更长,诗人更习惯用来铺陈、描写前因后果,事由巨细,对于有兴趣、心情阅读的读者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而且律诗的平仄严合,颌联、颈联对仗,首尾合联,相当于一篇精美工巧的韵文,能更丰富、圆满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建立起读者作者之间的联系。律诗的诗意是圆的,不留缺口的。

律诗相对于绝句来说,就偏长了一些,初学诗者看到密密麻麻一片字,心里就咯噔一下,还要去区分平仄,对粘,韵脚,对仗,起承转合,要求有一点点高,心理上就没有读绝句来得痛快,而在意境感受上也不如绝句那种发散型的让人自由奔放。

道理就这些了,举个例子说明吧。以太祖七律为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怎么和绝句比较呢?咱们用截留法。因为律诗的颌联、颈联对仗铺陈,一般是用来描写丰满诗歌内容,我们直接把这四句去掉,得到一首七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何?是不是更简单明白地讲清楚了长征这件事情?当然,太祖的五律有中四句的丰满,更加气势磅礴。

我们这里只是做绝句和律诗的对比。

相比之下,绝句比律诗更加短小、精悍、简单、直白、同时也对律诗中描写详细的内容留白给读者自己想象。

绝句明显受众更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者按:如果有兴趣学习格律诗,请通读全文,全文共计26800字,不含卷首编者按的内容。特别提示:本文完全免费,如...
    大侠霍元乙阅读 8,944评论 84 131
  • 诗词格律 第一节 诗律 一、先秦至隋唐诗体概说 (一)先秦诗歌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先秦...
    温柔的坚持_阅读 3,567评论 1 3
  • 我一直在期待:那些灵魂漂泊的人,有一天心的地平线会升起一轮太阳,在跋涉的旅程中会找到自已柔情的沙滩,一个可以停泊的...
    阿柳_b818阅读 213评论 0 2
  • 许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我生气了,愤怒了,为什么不直接发泄出来?如果我不表达我的愤怒情绪会使我受到高血压和持续压力的...
    慕青_eb9a阅读 438评论 1 7
  •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不再写流水账日记了!!对没错!维尼要开始奋起!! 今天小话题是“友情” 我从来没觉得友情在生活中不...
    酒与京城友阅读 1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