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味道了。那到底什么是年味儿呢?
小时候,一放寒假,就开始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当然还有压岁钱。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吃麻糖祭灶神 。
二十四,扫房子,这一天全家都动员起来。每个人头上套个塑料袋,带个口罩,爸爸拿个杆子扫灰,妈妈扫地,我擦桌子。那些一年都没有动过的家具,都搬出来晒晒太阳,重新归置归置。虽然最后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但这种全家一起干的热火朝天日子,热闹极了。
二十五二十六,跟着妈妈到街上买年货。大街上卖的糖人,棉花糖、糖葫芦,看起来都格外的诱人,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不过这都会被妈妈看在眼里。
到了二十八,各家各户都开始贴春联。一眼望去,门前都是红红火火一大片。妈妈和好面糊,爸爸和我们这两个小盆友开始裁纸,糊面糊,爸爸爬梯子上拎着对联,我远远的站着看有没有对齐,等我一生令下“齐了”,爸爸就开始贴了。
二十九的时候,面都发的差不多了,妈妈开始蒸馒头,包子,枣花等等,妈妈蒸的馒头很好吃,白白净净还很好看,而且和面的时候觉得很好玩,就跟着她学揉面,没想过慢慢的,我也能蒸馒头了,这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蒸好之后,能得到妈妈的夸奖。
到了三十,就准备开始包饺子,通常是妈妈拌好馅儿,擀好面皮,爸爸和我包,还很调皮的包个硬币,宝宝边包边调侃,时不时夸我包的好看,妈妈擀的皮真圆,其乐融融的景象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等包好饺子,开始放鞭炮,我总是站的远远的捂着耳朵看,那炮花儿开的遍地都是,周围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这画面好温暖。
等吃完饺子,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差不多就开始了,一听见电视里说“***年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我就赶紧喊爸爸妈妈,他们也拾到拾到一起坐在沙发上,嗑着瓜子聊着天看着晚会,除夕就这样闹闹腾腾的过去了。
等到了大年初一,迷迷糊糊醒来后就兴奋起来了,因为要穿新衣服了,新衣服在年三十的时候都已经放在了枕头边,看了又看,试了又试。
最有意思的是过十五,那个时候可以去大街上看灯会,每个街道的灯点还有有表演,舞龙、扭秧歌、踩高跷等等,看不到时候就坐在爸爸的肩头,被托的高高的,看的很带劲,这个时候想吃什么,爸妈也都会满足,然后跟着表演队跑啊、追啊,高兴极了。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年才有味儿,因为这样的年有仪式感,有家人的陪伴,有爱的味道。
而现在,当年的那群小盆友都长大了,没结婚也差不多了。工作在外时间长了,等到放假的时候差不多都二十八九了,省去了和他们一起准备年货的乐趣,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不仅购物便捷了,家人朋友的问候似乎也便捷了,春晚不在和父母一起聊天了,不是在抢红包,就是和朋友聊天,而爸爸妈妈则在旁边问,“孩呀,什么是抢红包呀”,然后你用一句“哎呀,跟你说你也不知道”来搪塞他们,见识多了以后,连看春晚都觉得无聊了,边看边说,“这春晚是越来越无聊了”。
你说,是年味儿少了,还是你变了。
其实年味一直都在,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旧的习俗被慢慢替代,但无论多难都要回家的心情,不管多晚家中都有父母准备的一口热饭,无论在哪都有陪伴我们的春晚,无论长多大都少不了父母的爱,都是年味儿的一部分。
所以,回到家中,一起帮爸妈做做家务,唠唠家常,陪他们一起看看春晚,一起团团圆圆的过个年,就是难得的年味儿。
那么你呢?你认为的年味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过年呢?欢迎留言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