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喂孩子吃饭,孩子只顾着玩的时候说:“不好好吃饭,我就走了”;在孩子在外面玩得不肯回来的时候说:“还不回家,你我走了”;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说:“不听话,我就走了”……
“一句不听话,我就走了”,看似是为了解决一时的问题,而说的一句谎言,可说多了?不自觉的就成了管教孩子的口头禅,对两岁多的小孩在管教的时候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长期这样,对孩子安全感的或取和独立性格的培养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小家伙两岁多,平时基本都和奶奶在家里,周末回来时,觉得小家伙特别粘人,看电视的时候,他要你在他身边,玩玩具的时候,时不时地说:“妈妈玩,妈妈玩。”总而言之,你必须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婆婆有时候说:“嘟嘟都是要陪着玩,带着一点事也做不了。”“和你在家里里,就听话点,自己吃饭,也不要你抱……”
我想,两岁多的小孩在逐渐接触各种新事物,比如自己吃饭,喝水,玩玩具。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鼓励和陪伴,而不是代替。
每次吃饭时,婆婆见小家伙弄得满地都是,就开始喂他,有时候嫌小家伙吃的太慢或吃不饱,就立马过来喂。殊不知,成长总得一个过程,有些事情,是我们代替不了的,孩子终将要自己学会。
最近,留意到小家伙不听话时,婆婆无意识地就说:“不听话,奶奶走了”,有时候又说“不乖,妈妈走了。”平时他们两个在家时,这样的口头禅,婆婆也一定没少说,想来孩子粘人,也是有原因的。
心理学上说,0到3岁的孩子最缺少安全感,也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时期,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时不时地说“不听话,我就走了”。某种程度上,会给孩子造成一定影响,久而久之,只要你一离开,他就以为你走了,他就希望你都在他的视线范围内,这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小孩只有在自我感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去渐渐开始自己的小天地,这种安全感,就需要我们去创造,去鼓励,时不时告诉孩子:“我都在你身边。”“我只是暂时离开一会,就在厨房里,你玩好了,去找妈妈。”
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对周围事物都会冲满了好奇心,而在探知的过程,难免会犯下许许多多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事情,而这个时候,也是最我们需要慢慢引导孩子的,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而不能用“你不听话,我就走了。”这句话来终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等到孩子稍大一点,很快就会明白这是一句谎言,我们又该用什么话语来教育孩子呢?何不趁着此时,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一些小道理,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