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滴酒不沾也有点夸张,顶多是很小时候偷偷喝过外婆的甜葡萄酒,除此之外就几乎没碰过酒了,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会经常会要聚餐,每次聚餐必定要倒下几个,身为学生会会长要一滴酒不碰那是不可能的,每次喝酒之后发现身上就起小红块,后来才知道是身体里缺少一种酶,反正就是不该喝酒就对了。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酒,在英国有了男朋友(现在的老公)之后就更没碰过酒,那会儿知道有个酒量好的北方男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每次出去喝酒他都替我挡了。
再次接触酒还是在我留学回来之后,在我留学期间家里长辈就开始自己酿纯天然的葡萄酒,我一向对DIY的食品抱有安全上的怀疑,但是当我回来看到四十多万的专业酿酒设备一个个矗立在那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担心好像是多余的。
专业的发酵罐
法国橡木桶
恒温的储酒室
那几年看着酿季家里忙得热火朝天,我也开始对葡萄酒产生兴趣,就报考了个品酒师,才终于是从一个门外汉进入一个相对稍微专业一点的领域,从颜色、香气、酸度、涩度、酒体等多个方面去评价一款酒,然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能喝出哪一款酒贵,可是最贵的酒我却并不觉得好喝。
这是我们自己家酿的甜型桃红,找插画师手绘的酒标
有一回和一朋友聊天,他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他说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味蕾长得是不一样的,外国人的没有长能品出“鲜”的味蕾,而中国人没有长能品出“干”的味蕾。意思是说外国人吃不出“鲜”有多好吃,而中国人吃不出“干”有多好吃,所以每回我们喝“干红”的时候对那种“酸涩”会觉得反感,而外国人恰恰会觉得干红的“酸涩”非常好吃。这个理论有待考证,但也并非无道理,我觉得未必是味蕾长得不一样,可能是饮食习惯促使味蕾更倾向于某种味道。
然而中国毕竟是新世界国家,在我们接触红酒之前,欧洲就早已出台了各种红酒的等级制度和标准,然后这个标准就被照搬照抄来到我们国家,为了达到这个高酸高涩的标准,我们国家酿造的葡萄酒就开始后期添加酒石酸和单宁粉。
在我看来很可笑啊,在中国土地上种出来的葡萄酿出来的酒,竟然是为了满足外国人的味蕾也真是醉了……
我们好像向来习惯对外来事物的外表进行照搬照抄,考了品酒师之后,我也去参观了一些所谓的“酒窖”,发现这国内国外对“酒窖”的定义还真是…
国内一著名酒窖,欧式复古感十足,感觉超有品味,整洁干净
勃艮第一著名酒庄,人家真的是勤勤恳恳酿酒的,但是那一架子的脏瓶子,要是放到中国,真有可能被当垃圾丢了
潮湿昏暗的酒窖
地上都有积水
这架子上的酒可老值钱了
很多酒塞都霉了,但是塞子霉不代表酒不好,往往这还是一个好的储藏环境的体现
我觉得,葡萄酒在国内被盲目地贴上了高大上的标签,其实和我们国产的白酒、黄酒本质都是一个道理,都是“酿”出来的。
去年我开始加入我们家的酿酒大军,从挑选葡萄产区开始亲自参与,我才知道一瓶纯葡萄酒要2700颗葡萄才能酿成,见证了新鲜葡萄成为美酒的整个过程。有人问为什么你们家的酒酸涩度不高,我都只能笑笑说,因为我用的是贺兰山的葡萄,没有做后期添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始终觉得加添加剂调味了的酒,不论它复杂度再怎么高,也没有纯天然的来的好。就是喜欢自己家的酒,就是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