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的一些古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任凭岁月如何淘洗,永远也无法磨灭。
而且,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千古而下,传诵不衰。比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等等等等。这些诗篇,无不平白如话,看不出构造、雕琢的痕迹,大概正应了那句老话:“文学创作的最高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因为没有技巧,所以人人读得懂;因为人人读得懂,所以千古传诵;因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使之成为了伟大的作品,成为哺育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读诗之用,至少有二:一是增长知识,二是涵养性情。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何谓“元日”,何谓“屠苏”,何谓“新桃”,何谓“旧符”,读明白了,便增长了知识。林升《题临安邸》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临安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在西湖歌舞,那些歌舞的人又为什么像“装睡的人”一样永远叫不醒,读明白了,便会生出无限感慨,是非黑白了然于胸,人之性情,由此得到涵养,人之境界,由此得以提升。
中国乃诗之国度,先贤诗作,满目珠玑,灿烂无比,这样一座宝藏,值得后人倍加珍惜。曾池老师今年整整80岁了,用古人的话来说,叫做“年届杖朝”,但他就像曹操诗中伏枥的老骥一般,仍然壮心不已。他把自己喜爱的古诗收集起来,逐一加以绎读,每首均有作者简介、难点注解、诗意通释,而且配上自己的书法,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选本。正如我所说的,如果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从中增长了知识,涵养了性情,那么,曾池老师所做的这一件事情,就称得上是善莫大焉。
书编成后,曾池老师作了一篇《写在前面的话》,并叮嘱我也来说几句。于是,我就说了这么几句。
徐强,2017年6月19日,于贵港求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