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说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是一匹潜在的“千里马”,然真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多少父母会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伯乐。
今天,你如果仔细看看你的手机,你会发现,无论是你加入的群聊,还是你关注的公众号,也或是你的朋友圈里,与教育相关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有小孩的爸爸妈妈们。
诚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然是要很重视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在中国父母的价值追求里根深蒂固的。
各类教育文章也都是在围绕着子女成长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着,或观察,或反思,或探究等等,铺天盖地。
每天读着这类文章,鲜美的心灵鸡汤,也从未让我们觉得腻味。
作为父母,我们都在试图为了孩子而不断成长着,在不断的学习、充电,参与群聊讨论,分享着家庭教育大咖们的育儿经验措施,我们也绝不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的那种,还付出实际行动。
虎爸虎妈们的成功育儿案例,让我们一直去模仿。我们也深信,自由民主式的家庭氛围,更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但别人的成功都只能是被我们仰望,我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里,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
孩子成长的太快了,我们还没有改变好、学习好,孩子就已经长大了。
学习永远跟不上孩子的成长的速度。
我在想,既然,教育是个普遍的现象,也一定有它的普遍的教育规律的。正所谓“大道至简”,一定有个至简的规律存在的。
如果说孩子是一匹“千里马”的话,不妨 “策之以其道”“鸣之通其意”“食之尽其材”。
转变一下思维,就是对孩子要尊重,尊重孩子发展成长的规律,不要带有父母太多的主观意愿。
我又想起庄子在《至乐篇》里说了一个寓言,鲁国国君遇到了一只很大的海鸟,突然间飞来了,国君以为神鸟,对它毕恭毕敬。将鲁国最好听的音乐给海鸟听,最好的肉给海鸟吃,鲁国最好的酒给海鸟喝。每天用这样的礼仪在供奉这个海鸟,而这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思,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这样抑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这是为什么呢?
庄子总结说这叫以人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是以人喜欢的那种礼仪对待它,而不是以它自己的心思在对等它。
其实有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对自己深爱的孩子也是这样养育着。
我们对自己最亲爱的孩子有时候都不是以他的方式在养育他,都不是以他的快乐时光去还给他,而是用一种成人的标准去进行剥夺。我们想让孩子成为天使,却在剪去天使的翅膀。
我们总在以成人的世界标准,告诉他,你以后要想出名,要想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你从三岁必须弹钢琴,你从四岁必须学美术,你从五岁必须跳芭蕾,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六岁上小学,你有什么去跟别人抗衡,而六岁一上学,你必须比别人多报一个奥数班,这样的话你才能像我们这样在社会上竞争,你才能够读了大学,进入成人世界,这样的一种竞技规则。而这些方式是不是给海鸟摆上酒肉的一种方法吗?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他特定的事情要做的:童年时期,就是玩和游戏;青年时期,就得要学习;壮年时期就得要工作;老年了就要安享晚年。
若我们以马养马 马便成为了良马。以鸟养鸟,鸟便成为了大鸟。同样的,对待孩子,要以孩子的方式去,那么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什么是孩子的方式呢,请去顺应自然,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去尊重,去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