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年的班主任管理中,我觉得比以前吃力的是,相对于前几届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的责任心和领导力稍微弱一点,最大的区别是当委托他们做一件事情时,他们老觉得自己没时间而推辞,而以前的学生会因为老师派任务觉得是对自己的信任开心接受。
他们比以前的学生学业压力更大,的确有一方面的原因,但他们条件反射地觉得为他人做事就是在耽误自己的时间,仍然让我担心。
没有利他思维,不愿意为他人付出,甚至觉得帮助他人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我很难想象在更长远的路上能走多远。
最近两天在看洛克菲勒信札,150多年之前的人已经有这么深邃的思想和坚韧的意志了,也难怪他能够建立那么庞大的商业帝国。
洛克菲勒的人生信条的第一句话是:我不会去做一个普通人,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
这句话一下子打动了我,我想之所以他在后续的生活中呈现坚韧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能够勇往直前,大概在他的内心深处深深扎根着这句话,他不去选择做一个普通人。
而那些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去帮助他人的学生,是否就把自己设定为只是一个普通人?
洛克菲勒说:“一个普通的小孩在出生时和别的小孩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天赋一般,相对于别人而言只会更差,其实事实上或许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退一步讲,如果真是这么回事也没有关系。
因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事的,取决于是否愿意真心付出,是否愿意通过耐心和努力,刻苦学习,不懈的斗争,靠的是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
洛克菲勒用一块生铁作为比喻,一块生铁的最佳用途是什么呢?
它可以是锻造成10美元的马掌,可以被锻造成价值100美元的刀片,可以锻造成2000美元的绣花针,可以锻造2万美元的钟表发条,可以锻造成100万美元的细微的钢丝圈,还可以锻造成价值大于1000万美元的神经纤维,甚至还可以继续锻造成更为精致昂贵的产品。
一快生铁,如果不加以利用,不经过雨林日晒就只是普通的一块生铁。一个人一样,如果不让自己的意志得到考验,不让自己的忍耐性得到培养和锻炼,那就会变成普通的生铁。
当然能够想象这一块生铁每一次向更高价值的产品迈进时都要经过无数次的锤炼和磨难,生铁最宝贵的品质是,它可以经过无数次的考验和锻炼。
这块生铁可以被锤炼性可以被锻炼的特性是天生的,那我们身上的品质却靠后天的培养和学习养成的这个是靠的是意志和心理来决定。
如果一个人能有像生铁这般可以被无数次锻炼,那就所向披靡。
比如刚出生的两个小孩和别的小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中一个孩子总是抱怨自己只是生铁,没有黄金高贵,所得的机会少,没有钱接受更多的教育,所以埋怨自己的无知和肤浅。
而另外一个小孩也没有比他天赋条件好很多,机会或许只有他的一半,但是在他的眼中他不仅是那块马掌,也不仅只是绣花针,还不仅只是钢丝圈和神经纤维,那么当他会寻找一切机会,见缝插针的寻求发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接受各种有价值的教育,或许有一天成为比神经纤维还有贵重的产品。
所以每一个人生命之铁是否变得更有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有制作钟表发条的那种异性毅力和野心,所以一个人是否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不懈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像碗鸡汤,但也许正是洛克菲勒成就大业的根基,那些讽刺鸡汤的说法抹杀了提升锻炼思维品质的路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核心的是来自大脑思维系统的差异,而思维系统是需要被不断的升级和优化的。
我想到很多个成功人士都提到的生命清单,之所以那么有用,是因为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去定义自己可以称为更高版本的人生,那么就会激发自己更多的潜能,更多的动力和力量来改变困境,勇往直前。
对于现在的教育,孩子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学习外在的理论知识,却对自己的内在探寻太少,我是谁,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这个学期我也没抵住压力,给然然报了辅导班,结果是假期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课本知识我很明显地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又很担心错过,所以感觉被裹挟前进。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哪怕在人群中再被推搡着往前走,无论自己有多普通,但依然要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依然能明白哪些是最需要坚守在内心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