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什么是知识,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就是事实,知识=事实片段,获取知识就是累积知识片段,就是记忆事实。基于这个认识论,社会上各种提高记忆能力的培训、提高记忆能力的书籍大行其道。各种券
认为获取知识就是记忆事实片段,结果就是造成螺旋烤肉式知识结构,许多知识只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在一起,知识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无法运用自如,记忆了许多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不容易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里,一个人要想成为天才,超一流高手,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长达10年一万多小时的重复练习。我觉得1万只是个大概的数字,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由初学者变成熟练着,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这时的知识已经转换为了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与他融为了一体。
学习就是创造,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记忆知识只是最低层次的学习。遇到新知识,一个人首先要对其进行解析,然后与其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对照,找出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与旧知识无关的海量信息就会被过滤掉,与旧知识有关的信息被纳入永久记忆库,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通过练习,让这部分知识化为自己的肌肉,直到运用自如。
当一个人熟练掌握了某领域的知识后,他会把这些知识元素与接收到的其他知识元素重新组合,排列,甚至重新解析,构建,这样就能创造新知识了。由此可见,知识不是事实的拼接,知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不断生长的系统。“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只满足于记住了知识,没有经过思考,解析,构建,知识始终不能融入自己的血肉中,造成了不能熟练应用,能力发挥也能无从谈起了。
我们要思考,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发现知识,自己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探究式学习的认识论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