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是一个博学的英国学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造诣很深,他曾提出一个世界闻名的难题,至今无人做出完美的回答,这个问题概况的说就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
鄙人不才,只是一个工科背景的外行,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首先,我想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说现代科学是果实,那么搞科学研究的人--科学家就是果树,社会文化环境就是果园的土壤。欲收获果实,必先有果树和适合果树生长的土壤。先说果树--搞科学研究的人,按价值观倾向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入世,喜欢混迹于人群,和人打交道。另一种倾向于出世,兴趣在人群之外,他把目光投向了自然、宇宙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不难理解,科学研究这样的事情是需要由后者为主体的人群去完成的,可惜的是,中国古代没有给后者提供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因为,中国的土壤是儒家文化,其推崇的价值观是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其倡导的行为是治国理政,走到人群中去,其所造就的必然是世故圆滑、擅长人际关系的一类人,相反,科学工作者就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
当然,冰斗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文化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有两个历史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个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就是大家历史课本学的那个重大历史事件。孔子百家争鸣创立儒学,作为一个思想家创立一个思想学派很正常,但能否对社会产生影响,首先还要看会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形成社会主流思想;那么这样的一个转变在中国古代那样的专制社会,自然是顺政治者昌,逆政治者亡,也就是说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国家力量也可以不理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其自由发展,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样,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汉武帝执政的时代,发生了开头所说的事件,儒家思想经国家力量这么一推动,社会影响力迅速超越其他学派,毕竟没人愿意拿命去换思想,尤其是普通人。
第二个节点是隋炀帝科举制的推行。上一节点只是国家从精神上引导人们,但如果治国平天下的机会总是被豪门贵族把控,贫寒子弟们都没机会去实现的话,那么慢慢也就没人关心孔子是何许人了,毕竟,现实治国理政的机会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保障,人都是要养家糊口的,饿着肚子去学思想品德肯定不如为安身立命而学习的动力大。科举制就实实在在给了天下寒士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等于在说,只要好好学习儒学,一旦金榜题名,不仅吃皇粮拿俸禄,还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可谓名利双收。从此,天下贤才当然义无反顾地开始涌向这条人生的“康庄大道”,否则被视为没出息或者不务正业。
从此读书人眼里,中华学问只有孔孟之道,而无其他;同时,研究科学技术的人成了古代社会眼里的另类,是很难以有生存空间的,所以古代虽然也风暴麟角地出了几个科学家,像刘薇、张衡、徐光启等等,但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持续稳定地诞生出科学家全体,所以也难以形成大气候。拿体育来说,一个姚明篮球打再好,纵然可以和NBA球星抗衡,但又能怎样?还是无法改变中国男篮整体落后的面貌,道理都是一样的。
另外,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思维方式讲,中国历史上只有归纳法,缺少演绎法,一种认识世界的逻辑推理方法,就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凡是金子都会发光(一般性前提),
这是块金子,
所以它一定是会发光的(具体结论),
它的特征就是严谨,几乎可以说是建设科学大厦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相反,我们的先贤们好像天生对于严谨的认识自然世界就没有什么兴趣,他们的著作也绝少有类似演绎法的推理,其后的九章算术,虽然许多结论比如勾股定理等也都是世界级的,但它缺少类似演绎法的严谨的推导过程。深层次原因莫衷一是,但结果很清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缺少了诞生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因。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算是抛砖引玉而已,不过这个问题还真是挺重要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创新其实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如果不把 这个难题答案解出来,找出原因,谁又能保证以后不再重复一样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