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长于庐陵卒于昆山,终身布衣。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传世。
唐多令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
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
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注】唐多令,词牌名,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鹄山上,又称南楼。姜夔《翠楼吟》词序云:“淳熙十三年(1186)冬,武昌安远楼成”。时武昌乃南宋和金人交战之前方。
小集:此指小宴。侑觞歌板:指酒宴上劝饮执板的歌女。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汀洲:水中小洲。二十年: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黄鹤断矶: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断矶,形容矶头荒凉。浑是:全是。
此乃一首名作:秋日重登二十年前旧游地武昌南楼,所见所思,缠绵凄怆。于表层山水风光乐酒流连之下,可感受作者心情沉重与失落。这哀愁,如满汀洲的芦叶,如带浅流的寒沙,不可胜数莫可排遣。面对大江东去黄鹄断矶竟无豪情可抒……此《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似在彰显又一个具有个性独创性的刘改之,被后人誉为“小令中之工品”。
西江月
堂上谋臣尊俎,
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
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注】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尊俎:酒器,代指宴席。刘向《新序》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燕可伐欤:可以讨伐燕国了吗?楼台:指相府。鼎鼐: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大风歌:汉高祖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之后,以家乡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齐声高唱大风歌。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心是为建功固宠。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词之上阕分析宋朝伐金的有利形势:朝堂有智谋之士,边疆有骁勇善战的将领与士兵。只要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南宋;下阕瞻望南宋伐金的大好前景:只要执政者治理有方,君臣同心,同休共戚,那么明年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而用不了多久,国家一定会强盛起来,引来四方朝贺的。该词运用口语化句子,读来朗朗上口,气势磅礴,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