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的乐与忧,一言以概之,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普天之下老百姓的幸福为己任,这是一个读书人最高的价值体现,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映这种情怀的,在本学期教材中有以下篇目:
欧阳修《醉翁亭记》
【写作背景】
欧阳修所处的北宋宋仁宗时期,有一个很大的社会弊端就是“三冗两积”:冗费、冗兵、冗官即国家支出太多,用的官吏和军兵太多了,导致了积贫(老百姓收入低,生活艰难)和积弱(军队战斗力弱),宋仁宗赵祯决定启用范仲淹实行改革,整饬吏治。
当时的宰相吕夷简代表了保守派,范仲淹代表了改革派。欧阳修则是范仲淹的忠实粉丝,虔诚的崇拜者,范仲淹画了《百官图》当着吕夷简的面和皇上分析上面官员进入朝廷的途径,哪些是通过正规考核、哪些是非正规途径,甚至行贿进入的,而这些官员有的是吕夷简的门生,有些是和吕夷简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吕夷简对范仲淹产生了愤怒和惧怕,于是也着手对付范仲淹。此时作为范仲淹一派的欧阳修就成了被整治的对象。在范仲淹不断的召回与贬谪过程中,欧阳修的仕途也是此起彼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也逐渐白热化。庆力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贬,任右正言、知制诰(专门负责朝廷文书起草的秘书类职务)的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保守派他们捏造了“绯闻案”来攻击欧阳修,因此他也被贬滁州,任太守(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州长或者市长),即由有前途的中央大员被贬为地方小官。
【文章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主要记录了欧阳修游览滁州琅琊山的经历和感受,全文一共由四段组成。
第一段: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着重对琅琊山上的景物描写:山峰林立、道路崎岖、水声潺潺、亭子翼然。第二部分由作亭者将景引入到人,自然而然地把“醉翁”引了出来,有醉翁到醉翁好酒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呈现出自然顺畅的逻辑对接。此时的欧阳修才40岁为什么称呼自己为“翁”?因为变贬谪内心苦闷,对人世有无限的感慨,一种“衰老将至”的无奈;“醉翁之意不在酒”真的“在乎山水中之间”吗?不在,他的意仍在朝廷,仍在他的改革志向。
第二段:对山中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抓住了山中最主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日出、云雾、岩穴、野花、佳木、风霜、水石。将这些景物进行两种组合,一种是早晚的不同,一种是四季的不同,所呈现的美景也不尽相同。这种一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静态自然景物的方法。
第三段:对游人的状态进行细致的描写:游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滁州的老百姓,他们或走或歇,前呼后应,男女老少,好不热闹;第二类是滁州的官员,他们钓鱼、酿酒、豪饮、畅食、投壶、下棋,好不开心;第三类是太守自己,“苍颜白发”是故意用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颓然”表明醉态,好不惬意。
第四段:对所有的景物和人物进行总结:太阳落山,一切散开。禽鸟只知道山林里山清水秀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共享天伦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吃喝玩耍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独特的快乐。太守的快乐是什么?太守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发掘并修建题词的琅琊山成为风光绚丽的旅游景点的自豪感,看到滁州百姓在自己“宽简”(宽容和简化)施政下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的满足感。这种快乐既建立在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小我”基础上,又建立在期盼国泰民安的“大我”的基础上。虽遭陷害贬谪,苦闷但不颓废。
【延伸及其他】
由这个趣闻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才华,这与他从小爱好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小时候家贫,经常借书读,往往借的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能背诵下来了。欧阳修开创了北宋一代新的文风,是文坛的宗主,也是“苏氏”父子的提携者。在他作为翰林学士主持的进士考试时,录取了具有平实文风的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写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唐肃宗排除异己,杜甫毅然而绝望的辞去了官职,开始了逃荒流亡的生活。在经历了秦州流亡失败以及多次流亡搬家达七次以后,他选择了成都作为自己一个新的流亡居所。他选择成都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成都远离长安洛阳,相对安全;第二,成都物产丰富,有利于生产生活;第三,成都古迹名胜众多,有利于诗歌创作。这一年他48岁,他在成都建了一个草堂,位于浣花溪畔,这里溪水长流,环境优美,成了杜甫一家人的安身之地。这个草堂的修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刚来成都的杜甫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他到处写诗表明自己的现状,其实就是求救。他的远方表弟王十五给他送了一笔钱,当时阜城县县尉韦班给他送了松树苗,果园坊坊主徐卿给他送果树苗。简言之,就是大家七拼八凑给他建了个草堂。他在那里住了四年,创作了200多首诗歌,很高产。
【文章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录了杜甫的茅草屋被风吹垮经历和感受,全诗一共由四段组成。
第一段:一般性叙事,讲述起风茅草被卷走的事实,是个引子。“三重茅”极言茅草被卷之多,风力之强劲。这部分的对仗十分工整,“高者”“下者”,“挂罥”“飘转”,“长林梢”“沉塘坳”。
第二段:讲述茅草被抢的事实。“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能是真的顽皮不懂事,可能是比他还穷,穷得连茅草都没有。这里对于“盗贼”杜甫没有丝毫的责备之意,“叹息”表示无奈。
第三段:描述家里贫困的生活现状。对在夜晚,屋顶无蓬睡觉的情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由于贫穷棉被多年没有换新,孩子一脚还踢破了。外面下大雨,房间里下小雨。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无法入眠。
第四段:由小处向大处的转折,解释无法入眠的原因,不是只想着自己的小家,而是惦念着大家。安史之乱,朝纲不稳。由己及人,展现出一种大爱的情怀。在自己都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屋不挡雨的情况下,杜甫心中的快乐就是天下贫苦的人都能有地方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乐与忧。
【延伸及其他】
杜甫被称作“诗圣”,他的诗歌不同于“诗仙”李白的诗歌,李白被称为“谪仙人”,充满了浪漫而夸张的成分,而杜甫的诗歌则非常写实,我们读杜甫的诗歌可以当历史来读。他真实而残酷的通过诗歌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通过自身生活的贫困艰苦来反应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他到成都后第二年游览武侯祠,写下了《蜀相》,借咏叹历史,歌咏诸葛亮来表达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生灵涂炭的痛惜。
白居易《观刈麦》
【写作背景】
白居易是新乐府诗的倡导者,有“诗王”之称。“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国力锐减,于是朝廷就开始用苛捐杂税来增强国库收入,而这样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老百姓。该诗是作者任周至县尉主管征收捐税时所作。
【文章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录了白居易观看农民收割麦子的经历和感受,全诗一共由四段组成。
第一部分:简述时间及环境背景。五月份是农村最繁忙的时候,这个时候小麦成熟了。“倍”字强调了繁忙的程度——南风麦熟图。
第二部分:描绘了农人收割繁忙的情境。从两个方面描写,侧面是通过妇孺送饭,正面是通过丁壮劳作时身体的辛劳体现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身体遭受这样折磨的情况下,还不感到炎热,因为要赶紧收割,免得下暴雨让麦子腐烂——繁忙收割图。
第三部分:聚焦到拾麦穗的妇人身上。农民们如此辛苦,所得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只能捡点遗落的麦穗充饥。“敝”是破旧,表明贫穷的程度。导致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输税”,苛捐杂税太多了——妇人拾穗图。
第四部分:诗人反思自我。看到辛勤劳作的农人,作为官员的自己感到十分的愧疚,直抒胸臆——诗人感怀图。
【延伸及其他】
诗人写作反映现实社会,是因为他关注现实社会,这个是受他的父亲影响的,他的父亲长期在地方做官,体察民情。写作的内容就反映出诗人观察的视角。《卖炭翁》诗人站在卖炭老头的视角,《观刈麦》诗人站在贫妇人的视角,他们都是穷苦老百姓的代表。这种对贫穷百姓的同情、对残酷剥削的控诉、对自己不劳而获的愧疚背后也隐藏着诗人的忧乐观,百姓生活幸福他就会感到快乐,百姓生活凄苦他就会感到忧愁。白居易的一生也是多次被贬谪,这与他的诗歌作品以讽喻当朝权贵也是不无关系的。
白居易的诗歌在国际上有很高成就,日本人甚至认为他的诗歌超过李白和杜甫,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2900多首。他的诗情一则来源于天赋,他七八个月时还不会说话就已经会认字;二则来源于刻苦,他年少时读书白天练习写赋,晚上练习书法,中间空余时间练习写诗。练到什么程度呢?口里生疮,手上长茧。
【总结与思考】
三篇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总体上表现了古代读书人的乐: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忧:外有敌寇、内有酷政,百姓生活困苦。追溯这种忧国忧民思想的本源,就是读书人救民于水火、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延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封建社会,这是非常难得和崇高的一种思想。
相较于欧阳修和白居易,杜甫更难得。前者是站在为官者的角度思考民生,而杜甫作为一个落魄流浪的文人也有这样的愁苦,境界则更高一筹。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这种“忧乐”思想的人物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