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老师重读这两篇文章,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认知仍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解,对于作者更深层的寓意和表达并没有真正读懂。
《论古典文学》诚如在初读时提到的,爱因斯坦并没有花大量内容讲古典文学本身,而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完成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和讽刺。而他的批评也不仅仅是针对阅读报纸或者当代作品这种追随潮流的阅读行为的批判,更是通过这种类比的表达方式,阐述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与探讨——与阅读带来的影响一样,如果不借鉴别人的思想和经验这些最宝贵的财产,只进行自说自话式的思考,是不会有任何有价值的新发现的,所以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科学研究方法。
《为什么读经典》则在老师的全新解读下,让我有了更多的理解与认知:
首先,书籍《为什么读经典》是一本学术性文集,有着极强的理论性,是一本学术专著。
对学术性专著文集该如何阅读,老师给了我们一些阅读指导: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要先“粗”后“细”,要抓住核心概念,再找出联系,要关注作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要让自己不断“啃读”。
其次,通过对“经典”概念的不断完善,跟随作者的解释逐渐清晰为什么要读经典。
文章《为什么读经典》作为全书的第一篇章,展示了作者对于经典不断解读的思路和过程。
卡尔维诺最开始抛出一个大家都理解的经典的定义:“经典是那些经常听人家说正在重读……而不是正在读……的书”。这个定义是从大家的一种常识/经验出发,然而却存在适用性的限制,比如只有“博学”的人才会存在“重读”的认识,年轻人对于经典就是初次接触;比如经典作品无法一开始就都被读过,随时都存在“正在读”的状况。
通过这样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经典的第一个定义明显存在局限性。因此作者又重新对经典进行定义:“经典对读过并喜爱的人构成宝贵经验,对等待享受最佳状态来临再阅读的人仍有丰富经验”。“宝贵经验”与“丰富经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人群,收获的阅读结果不同这一角度入手,对经典进行更深一层的定义。但从后续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这种经验的理解——年轻时所读的东西意义不大,可能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但成年后再读时发现,那些内容已成为自己的一种意识或认知,也就是说,其实它早以种子的方式留在了我们身上。
在这样的理解下,卡尔维诺对经典进一步定义:“经典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卡尔维诺借用荣格的心理学用语,来理解经典作品带来的影响 —— 它产生的作用与集体无意识的结果极其相似,同样是以个人或集体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的无意识,进行阅读经验和阅读理解的代代相传。对于成年人而言,他阅读一本少年时代阅读过的作品,一样存在全新的阅读感受,因此,是“在读”还是“重读”,也就无法作为衡量经典的一个标准。
因此,作者又重新提出了两个新的关于经典的定义:“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和“经典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这两个定义明显存在不同的强调重点:一个强调【重读中存在的初读效果 —— 新发现】,一个强调【初读中带有重读的感受 —— 重温】。
从这两个定义中,更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对于经典的解读:因为存在初读效果,所以每一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收获,从而让“经典成为一本永不会耗尽的书”;因为经典存在对原典的传承,因此即便是初读经典作品,仍可从中“寻找到原典作品中的印记”,获得重温原典作品的感觉。
接下来,卡尔维诺又从经典作品的影响力(不断引发评论,却永远不被评论淹没)、独特性(需要自己读,不要听别人说)、重要性(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作用性(激励自己,确立自己的认知)、原典性(文学史中的地位)、社会性(最好的时代状态是阅读经典是主流,但更多现状是在当代环境中坚持成为一股清流),逐一丰富经典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到现在社会环境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