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白鹿原上有句谚语:四月芒种刚下镰,五月芒种不见田。这当然指的是农历。是祖先长期观察总结出的收割时间。意思是说如果四月里芒种,刚好下镰收割;如果是五月芒种,这时小麦收割完毕,或许地里尚未播种秋庄稼,戓是正在播种,或是虽已播种,但尚未出苗,地里一片荒凉,不见一点庄稼。
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收割小麦不费吹灰之力。但要舍得投资,一亩六七十,最贵的时候一百块。十亩二十亩地根本不在话下,不到一个小时,黄澄澄的麦粒就收回家了。
收割,晾晒,种秋,如果天气不打搅,用不了一个礼拜就收拾得淸清白白的了。
从前的情形可不是这样。大集体时期,从收割到粮食归仓最快得一个月左右。若是天不促趣打麻缠的话,那拖拖拉拉就是两个多月。
实行包产到户,经过了几个不同时期的演变,生产效率在逐步好转。这主要表现在收割和碾打两方面。
收割
1,人力收割
人力收割效率低下,农民出力流汗,苦不堪言。同时受天气影响,人们遵从着"算黄算割"的警示,从龙口中夺食。
条件好点的人家会出钱请麦客帮忙,好茶好饭招待。
麦客都是山里人,憨厚实诚,又舍得力气。他们或是夫妻,或是搭伙结伴出山下麦场,挣些苦力钱。他们都是割麦专家。照我们的做法,早上早早起来,下午晚点出工到天晚了看不见才收工。这样人少遭点罪。
麦客恰恰与我们相反,早上凉快的时候,不着一点急,慢悠悠地磨几把镰刀,"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道理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
中午最热的时候,在麦客看来是最有利的时机。此时麦子干燥,脆生生的,割起来省力。麦客都是踢镰割麦,这种方法割麦效率最高。麦客瞄着腰,只见镰刀霍霍在麦子间闪耀,如同鱼儿在水中腾跃,脚和腿踢着割倒的麦子子拢到一起。最多两分钟就是一大捆麦子,伸起腰,缓口气。从脖项取下毛巾擦把脸,继续割。每人每天割两亩多地,早早就完工了。一亩地挣十几块钱。
我家当时没钱请麦客,只能自己动手。父亲己经七十多岁,我又不是个正常健康的人。我们家是名副其实的老弱病残。还好,割麦这活我还能应付。我不能踢镰割,只能像割草那样蹲着一把一把地割,慢慢地往前挪。效率很低每天只能割五六分地,凭时间熬。但我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咬着牙,笨鸟先飞。天麻麻亮就赶着去地里割麦,直到天看不见才收工。一整天都毫在地里,中午人父亲送水送馍。父亲总是安慰我,养兵千曰,用兵一时。撑几天就好了。
我家不到四亩地,我用一星期才总算割完了。这样割法虽说放率低,质量却没得说,干凈,整齐。基本没有遗落的麦穗。这令一生节俭成性的父亲甚为满意。尽管连续几天都这样三折窝着,腰腿疼得直不起来。可心里有种成就感。
2,简易收割机
随后出现了简易收割机,就是小四轮前面装有割麦的大刀片,省去了割麦这道程序。但还需要人扎捆,远输,碾打,晾晒等。
3,如今的联合收割机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快速更新换代,发展到今天的联合收割机,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朮的神力,更加坚信了农业的美好前景。从省去了收割,碾打等一系列烦琐的环节,真正地达到了多快好省的目的。
运麦
割倒的麦子如果不及时拉运回去,叫人熬煎得睡不着。运麦子用的是架子车。父亲拉不了,我也拉不了。天稍一变脸,人就愁得不得了。往往都是弟弟收拾好自已的麦子后及时起来帮忙。也难为他两边赶。
压麦积子(麦垛)
专场都小,几家关系对近的合起来用,并互相帮忙。运回的麦捆占着场面,无法碾打,先要腾出地方,这就要压积子,也便于下雨遮盖保护。自然还是弟弟来帮忙。他唱主角,我和父亲跑龙套,丢麦捆。我们自己捆的麦捆小,不怎么吃力。
据说,上过积子的麦子性好,就是筋道,擀面,蒸凉皮,摊煎饼很好,不用加任何添加剂。
碾打
人畜碾打
这也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大多数人家都养有牲口,让它帮助人,从而减轻劳动強度。揭开麦积子,摊开麦捆,要薄厚均勻平整晒干。正端午时,套上牲口,拽着碌碡,在麦子上旋转,全部碾一遍开始翻场,再晒一个时辰,接着再次碾场。
没有牲口的人家,给碌碡架上拴几道绳索,几个人合力拽着碌碡碾场,当牛做马这个词在这里得到活灵活玩的铨释。
小四轮碾场
稍后,出现小四轮。人们提前预约好小四轮,排好队,早早就摊开场让太阳晒着,等待着小四轮。
碾场这天农村人是忌讳吃煎饼的。意谓摊开的麦子不等碾场,突然遇到了雨,迫不得已卷起遮盖起来,戓来不急收拾摊在场上。这是最倒霉的事。
天气稍不对头,人就慌了,不住地摧逼小四轮伺机。你急人家不急,总得一家一家碾完。
脱粒机
脱粒机的诞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劳动过程紧张,需要十几个人协力合作。往往二三家关系对近的联合在一起轮流脱粒。拖麦捆的,解捆的,喂麦子的,铁杈挑麦结的,刨麦粒的,人人出力流汗,默契配合,四五亩地的麦子,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扬场
碾打脱粒的麦粒混杂在麦糠之中,需要扬场才能脱离出来。
扬场需要风,瞌睡灵性的人就睡在场里的麦堆旁,夜静了,发现起风了,就立即叫醒沉腄中的人起来扬场。木掀扬的扬,扫帚落的落,不怕呛,不怕累,不嫌脏,趁着好风,机不可失。否则,这半拉子活占着场,会影响到第二天的活路。
晒麦子
麦粒扬出来了,看起来似乎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夏天是娃娃脸,说变就变。有时来几颗大点疏雨,随后又云散天晴,让人虚惊一场。有时一块黒云汹汹地压上来,瞬间就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晒的麦子来不及收,严重的被冲散,损失惨重。
缴公粮
自古以来,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当初生产队时是队里统一安排人缴公粮。傍晚时分,一溜的架子车向距村子十里之外的公社粮站开去。
包产到户以后,各家缴各家的。粮站验收十分严格,不干不净不收,颗粒不饱满不收,颗粒霉变生芽更是不收,路途远,去一次排队不容易,因此,都把最好的缴上去,省得反复麻烦。
接着,粮站不再收公粮了,但需缴一定的农业锐。
随后国家统一免除了农业锐。不久,不反免除农业税,还给农民一定数额的补贴。这是开天劈地以来,亘古未有之善举。表明我们的国家富有了,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民的重视。
我坚信,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随着各种富民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们农民的日子会一天比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