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老师怀孕,喜事一桩。还有一件喜事,学校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接班。我对她的了解不多,更多是听到同事对她的赞誉。
陪着新老师见家委会,听着数学老师的自我介绍,才发现她与我有很多相似点。教师家庭背景,喜欢孩子,教育孩子既考虑长远,又落实当下。
我仔细观察着家长们的表情,听他们说话的语气,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新来的老师很满意,很积极地和老师沟通自己孩子的情况。
跟了另外两个班级的换老师情况。总体都很顺利。通过这样的跟踪和陪伴,我又多了解了学校的老师。虽然老师们的风格迥异,但是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对孩子的用心。
我也仔细观察着开家长会的家长们。两个班级,都有刚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挑剔,带着焦灼,甚至带着不满的人。后来离开的时候,基本上都很满意。只有一位家长把我叫到一边,很担心地说:“听说你们学校的老师是因为工资太低,所以走了很多。”我问她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她自己也承认是外面的道听途说。我告诉她,获取学校的信息,或者和老师交流,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她的“道听途说”真的是“道听途说”,完全没有依据。“如果工资低老师们就不干了,你们多给老师发工资,把他们留下来。”我知道眼前的这位妈妈对教育系统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不过,她的核心需求就是娃娃能够安心地上学。耐心地跟她做了沟通,让她安心地回家,全力配合新老师,带好自己的孩子。
回到办公室,才知道我跟的班级运气较好,另外一些班级的沟通并非如我看到的这些班级那么顺利。家长们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因此而无视学校的整体安排,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看似在帮自己的孩子,实际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大。家校共育,大家需要多在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可能达成共识。
2
在师傅的学校做教研组建设的培训。对象是全体老师。了解了他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构成,教研组建设现状后,连续花了一周时间思考培训的框架,最后决定以现场教研体验为主,从情、知、意、行四个板块做分享。
第一板块:通过三个小故事(英国研学的故事、我在乡下做教研组长、我在县城做教研组长的经历),拉近了我和老师们的距离。
第二板块,抛出学校给我的三个问题:教研组长怎么组织教研活动?教师怎么参加教研活动?教研做什么?先请他们自己写下思考,做简单分享。然后我给出了三个视频做案例,一个大组课例研讨案例,一个年级教研现场,一个教室课堂片段,一边看一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先用三分钟写下个人的思考,再用八分钟进行小组分享,然后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又请他们联系三个视频再思考,发现了什么异同?又想到了什么?
如果是我们学校,肯定会快速高效地完成。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享式教研。但是现场的老师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分享,所以自主思考时,有人讨论。在小组分享的时候,有的小组有成员不参与,有小组成员只说不听,有的小组没有选中心发言人,大家各说各,站起来发言的代表还是个人的观点,有的小组相互推脱,没有选出发言代表。问题不断,进度很慢,比我预设的时间多花了半个小时。这样的慢,恰恰体现了一种真实的教研现场。这正是我想要的。预设的问题,讨论得很充分。生成的问题,请他们回顾,觉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整个分享的过程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场景。一开始大家都不敢发言,或者不愿意参与。“尊重自己心里的想法,有什么就说出来。对自己友好,不评判自己,不否定自己。”“不带评判地倾听,听完后你因此有了自己新的理解和想法,才是真正的收获。”“不怕出问题,就怕找不到问题。”“凡事至少都有三个解决办法,大家一起想,头脑风暴是很棒的教研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教研。教研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每个人都有被看见的权利,也有被看见的实力。”“想要变得更聪明,更年轻,多多教研。”我一边倾听,一边发现问题,一边鼓励大家自主提炼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我的鼓动下,到后来,大家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抢着发言,且发言质量一个比一个精彩,研讨的气氛非常热烈。我被老师们深深地感染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做教研,也不是他们不会做教研。他们需要的是被点燃。
因为大家的体验特别充分,后面两个版块是学理上的追问和行动上的建议,进行得非常顺利。整个活动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活动结束时,我还能感受到大家那热情的目光和喜气洋洋的神色。师傅激动地对我说:“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高参与的培训。老师们真的动起来了。”
听到这样的反馈,我当然开心。原计划只是借用我的分享,给他们扔下一颗小石头,能够激起一点小水花,我就觉得达到目的了。没有想到现场老师的反应会这么热烈。说明现场的老师也是一群心怀教育梦想的人,我们才会有缘聚在一起,做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探索。
只要走正道,就会不断碰到尺码相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