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质是把一切躯体裹束到无尽的欲望中,而欲望带来痛苦。
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
痛苦是欲望的影子。感到痛苦是好事,说明内心的欲望被唤醒了,等痛苦的能量积累到临界点,它一定会找到一个发泄口,强者的发泄口是正面积极的,具有建设性力量。有能力痛苦的人值得为自己鼓掌,他总好过浑浑噩噩,在无望中让欲望妥协于无能的自我,以至于根本无法孕育痛苦的人。
你这片土壤能孕育痛苦吗?
一个失去了爱的能力的人,无法孕育出失恋的痛苦。一个没有心气的人,孕育不出怀才不遇的痛苦。一个没有诗情的人,孕育不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一个没有审美的人,孕育不出疯魔的痛苦。
海子卧轨,梵高开枪自杀,他们的土壤太肥沃,痛苦来得太浓烈,已经无法通过任何建设性的发泄口来宣泄,只好诉诸于自我毁灭,悲剧往往形成于巨大的爆发力和张力。
林徽茵在徐志摩与梁思成之间徘徊,想必也曾极度痛苦,才女毕竟是强者,她没有被浓浓的诗情吞没,没有由着自己的性情在憧憬乌托邦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她极为理性地克制了自己的诗情,清醒地认识到诗情毕竟只能停留在精神世界和内心,不能带入这个柴米油盐的真实世界。
几十年后,不同的时空里,出现一位同样诗意的男子,却选择了自毁结束痛苦,他就是顾城。
大才子理想地将第三者带入生活,以诗意为借口,编织了一个纯粹的理想国,最后理想国撕裂,他的诗意也成了一戳即破的泡沫。
在现实世界里,诗意永远只能是理性的点缀。如果非要让诗意主导生活,后果便是疯魔。顾城如此,程蝶衣亦如此。
林美女的可贵在于,任何时候都明白克制。不管是徐先生,还是金先生,都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云彩再绚丽,也不可能一眼万年。
选择以怎样的方式面对痛苦,反思痛苦: 是从痛苦中凤凰涅槃自我蜕变,还是在痛苦中沉沦,自我毁灭,由此分野出不同的人生底色和墓志铭。
果真是,不在痛苦中爆发,便在痛苦中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