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祗是赶不上我的喜欢学问罢了。”
【解读】孔子一生谦逊自持,从未以"圣人"或"仁者"自居,这些赞誉皆出自他人之口。然而,夫子唯独坦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番自陈,道出了他最为珍视的特质——好学不倦的精神。
世人多满足于既有成就,止步于道德表象。善良者虽众,然能如孔子般以学为志、日新又新的实在寥寥。夫子之所以特别强调用功的必要,正是因为他深知:德性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正的修养不在虚名,而在于那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治学热忱,在于将学问化为生命实践的恒久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