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看简历,五花八门,语言表述也是很不规范,更别说逻辑了。打了电话同孩子们沟通这事,他们以自己是理科生为由把问题给敷衍过去了。还问了我一个问题,在他的行业里,要干几年才能月薪过万。我默默的问孩子,你能为企业贡献多少呢?
我想,在下堂课,要给孩子们讲讲职业道德和素养,这是他们大学四年的缺失。没有准确的定位,他们的职场一定不顺利,甚至时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忽然,开始糟心起来,我同自己说,下堂一定要认真备课。
今天,正好看完《一人人的朝圣》这本书,一位老人,在收到多年好友寄来的信后,突然离家出走,不知不觉,横跨了整个英格兰,自然,不出所料,在旅途中他解开了心结,完成了自我治愈。这本书语言,平实稳健,而在自然而然中流入出坚定的信念,给予力量感。当我为自己坚持10天的写作,想自喜一番时,看到了以下文字:
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于是,我想,等坚持下100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