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于交易者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词,不同国家的央行在不同时期会调整货币政策或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各国央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基准来调整货币政策?在昨天播出的《USG联准观察中》,USG联准国际讲师Kerwin与交易者进行了分享。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对货币的供应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货币政策调整方式
国家调整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供应量,供应量的改变会使市场利率改变,市场利率的改变会直接影响资本投资和消费,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产生变化。
当消费和投资能力发生变化后,会带动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的改变又会使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是一个闭循环的过程。
政策调整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
2)再贴现政策:
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实现,商业银行银行可以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比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