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本描写巴菲特的书,能够让巴菲特也感到满意,那一定不是他的传记,而是这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全书正文共分为9个章节,涵盖从公司治理、财务投资、兼并收购,到估值、会计、税务等多个方面。
因篇幅原因,本文就谈谈“财务与投资”这章中,巴菲特给我们的启示。
01 市场先生今天不开心
在市场里,我们每天都和市场先生见面,他可以买走我们手中的股票,我们也可以买走他手中的。
好玩的是,市场先生的情绪总不是很稳定,所以对同一只股票,每天的报价都不一样。他心情好时可能报得高一些,心情不好则低一些。
(默默看了眼今天的股市,市场先生应该心情不怎么样)
有个聪明人觉得很奇怪,明明是相同的公司,为什么今天就比昨天值钱呢?没道理啊!公司的价值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那市场先生的报价显然不是理性的。
不过……既然报价不理性,是不是可以借这个机会捡便宜呢?
答案是可以的。这个聪明人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老师。
格雷厄姆说,“如果市场先生哪天出现了特别愚蠢的情绪,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也可以选择利用这样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受到他情绪的影响,将会是一场灾难。”
这后来被浓缩成一条至高无上的投资法则——至少对巴菲特来说是这样的——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好公司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其价值时出手。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懂得公司大概价值,并时刻保持理智,在市场先生“愚蠢”的时候趁虚而入,就可以超越绝大多数投资者。
02 不要卖出皇冠上的宝石
假设你捡到了一顶皇冠,上面镶着一颗举世罕见的宝石,你会以高价卖给别人吗?
也许你会。但如果卖了,那就意味着很可能再也无法找到如此高品质的宝石了。
放到投资中,皇冠上的宝石好比极其优秀的公司,你把它卖了,就很难再找到和它一样好的公司。
所以,除非你想永远退出投资界,拿着宝石换来的钱告老还乡,否则不要卖出皇冠上的宝石。
怎样的公司算皇冠上的宝石?巴菲特在书中没有明说,但结合全书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 行业有持续良好的发展前景
- 公司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
- 优秀的管理层
- 注重投资者利益
以后视镜角度来看,历史上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消费、医药、能源。当然不排除今后科技也会进入这一行列(但我猜更可能归于消费,因为科技变化速度太快)
专注自己能力圈,则指公司经营最好单一化,多元化经营虽然有跨界带来的好处,但更可能两头不讨巧。
优秀管理层的评判,巴菲特给了明确定义:能够放心地把自己女儿嫁给他。
注重投资者利益则指维护所有投资者权益,而非只保障大股东利益。比如低价增发稀释股份、高管过高薪酬这类最好都别出现。
如果说A股市场只有一颗宝石的话,我想那应该是茅台。
03 对公司价值有个“模糊”的了解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给出了“价值方程式”:
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今天的价值取决于,在可以预期的资产存续期间,以合适利率进行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说人话就是,在公司未来能产生多少现金的基础上,打个折(因为要算利率嘛),就是公司今天的价值。
不要纠结到底怎么算,因为巴菲特自己也不信这套。
他还说了另一句话,大意是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宣称几年后公司会盈利多少的论调,因为他和芒格连下一季度伯克希尔的利润都算不出。
是不是很有意思?一个价值投资者,却算不出公司的价值。
虽然算不出精准的价值,可“模糊”的价值却是能够计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
如何解释呢?也许今天我们以看似合理的价格买入了一家优秀的公司,可公司的表现暂时没有达到预期,没关系,因为它足够优秀,所以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模糊的正确“就是和时间站在一边,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我们也要和优秀公司做朋友。也许当前不够低估,是我们误判了,没关系,时间会纠正这一切。
同时,要小心那些平庸的公司,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平庸公司可能无法创造更多利润,甚至可能亏损,所谓“不正确”,就是指选择了这些公司。
除了这三点外,巴菲特的投资之道还有很多很多,篇幅有限,先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