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我认为每一位职场的人士都应该学习与借鉴的一本工具书;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掌握《金字塔原理》都是让我们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提升一本好书籍,大力推荐给大家;同时今天给大家分享我读《金字塔原理》的学习到的2个观点
第一,金字塔原理;
第二,用金字塔原理来组织思想的方法;
【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就是组织思想的工具;想象一下你是CEO,你的秘书过来告诉你说:营销部的李总星期四没有空,大客户中心的杨总星期三要出差,周四才回来,人力资源的张总说了星期四下午才从上海回来,星期四的会议室被定了,您看我们的会议定在星期五可以吗?你听完汇报,你是不是很晕?为什么?芭芭拉·明托解释说这是因为秘书的思想没有经过组织;我们用金字塔原组织思想后,汇报就会变成这样了:老板,原定星期四的会议改到星期五上午10:00开怎么样?因为营销部的李总星期四没办法参加,其他领导周四没办法安排,大家表示周五参加没有问题,且周五的会议室也可以预定到,所以会议改到周五上午10:00开可以吗?为什么前后2次的汇报差别这么大呢?这就是金字塔思维的魅力;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这个中心论点可以由3到7个论据进行支撑;每一个论据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论点,同样,也可以被3到7个论据支撑……如此重复,就形成了金字塔一样的结构。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中学写议论文的结构?先提出论点,再进行论证,最后收尾呼应?
像也不像,金字塔在运用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是不一样的;
第一:结论先行:表达观点时应该优先说出结论,原因在于大脑的运作方式。如果大脑提前了解了一个结论,那么它就会自动地把接下来获得的相关信息归纳到这个结论下面来寻找联系。如果不介绍结论,先介绍依据,我们就会很混乱,例如第一次秘书介绍的场景;
第二:每个论点下面的论据不要超过7条,一般4-5条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大脑没办法同时记住超过7个以上的事情。任何一个论点的论据如果超过了4、5条,就要把它们归类到不同的类别里面,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出门,你问你的室友,要不要帮你带什么东西啊?你的室友说,那帮我带点葡萄和橘子吧,你刚跨出一步,她又说,酸奶也帮我带一排吧,你说的,好的,还有吧?她说,对了明天谁要来吃饭,土豆、牛奶也买一些吧。你说,好的,还有吗?她又说,苹果、鸡蛋、胡萝卜、咸蛋都买一些吧;好了,现在你去了超市,你还记得你带什么吗?不记得了吧?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记忆记不住7条,一般超过4-5条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归类,这样才帮助我们记忆;例如,要买3类产品,水果(葡萄、苹果、橘子)蔬菜(土豆、胡萝卜),蛋奶类(咸蛋、酸奶、牛奶、鸡蛋)
总之: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就是分类和关联的过程,论据不要超过7条;
第三:每一个论点一定要言之有物
论点要清晰并有明确的思想,要让别人一看就立刻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用金字塔原理来组织思想的方法】
案例:唐僧被抓走了,猪八戒和孙悟空说,猴哥,师傅被妖怪抓走了,我们来分行李吧?如果你是孙悟空,你要怎么分行李呢?书中介绍了4种分行李的方法
四个逻辑顺序
(1)按时间顺序:按照发生事情的先后进行问题的分析。悟空说:按我们加入取经的时间选择分行李的顺利,孙悟空第一,猪八戒第二,沙和尚第三,白龙马第四吧;
(2)按空间顺序:也就是结构顺序,比如按照地域分是北京、上海、南京等,或者按照部门分是市场部、研发部、技术部等。
(3)重要性顺序:比如按老弱病残孕优先落座,就是一个重要性顺序,女士优先也是重要性顺序。
(4)逻辑演绎顺序:即“三大段”,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比如,大前提是所有的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所以结论就是苏格拉底会死。
总而言之:逻辑能力几乎是一切思考能力的基础;金字塔结构实际上是分类、关联的过程,而金字塔原理的论据不要超过7条同时金字塔原理是咨询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具,不过,它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金字塔原理的层层构架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因果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但世界上其实有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构成的,而是更复杂的一个系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