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周末、也应该是学生们油煎火烤的年底华诞,所以楼下的车静静的趴着、楼道里也鲜有平时的喧哗与嬉闹。
半个月后,会从每个角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激动的、失落的、谩骂的、谴责的、相互推诿、委屈的、大声嚎叫地、惴惴不安的……就好像一年的年终总结大会,老的有老的无奈与收获。小的有小的委屈与叛逆。夹在中间的有泰山压顶、欲言又止;趾高气扬、愤怒到极致捶足顿胸的挥洒……
狗狗去世的阴影环绕,它的聪慧的牵引,灵动的唤醒,思维揣摩的引领,都会使人浸染伤感与焦虑。
这些让我记起《樊登读书会》学过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有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他对《圣经》重新进行了诠释。他说,上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魔鬼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懒惰,亚当和夏娃是不善于沟通的未成熟员工。上帝制定了一些规则,创造了智慧树,魔鬼就来引诱员工。他说,心安是与懒惰对立的,该你去做的,你不去做,你不可能心安。只有成功地努力过,才能达到心安,所以佛教说,“非积极也消极也”。而当人们都去追求物欲的时候,倒不妨消极一点,随时进行自我调试。
——北京怀柔朝阳寺主持(明奘法师)
心灵成熟,必须接受苦难与认可。
用“自律性”与“真正的爱”诠释真正的成熟。完善《少有人走的路》才会令自己谦逊与快乐!
拥有极佳的自律
一.承受痛苦而不去愤懑、抱怨,做事情走捷径就是在推迟满足感。会在日常生活中架空自律的条件,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心性的磨砺,空虚寂寞冷会乘虚而入,轻视了生命的价值!
二.当你无力改变世界,就应该学会创造条件,让自己快乐充实,去适应这个多变的环境。自怨自艾只会加重“人格失调症”、“神经官能症”,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
只有摒弃负能量情绪,正确调整欲望的输出与输入,用宽容的心完善爱的意义。学会爱护自己,才有能力给予你自己及所爱之人的关爱与呵护!
斯科特列举了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的人生各阶段的危机归纳。
无需对外界要求做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父亲或母亲(或二者)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青春期的自以为是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的性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空想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利
身体永远健康
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有了自律作为生命质量的基石,才可以在人生旅途中,让“爱”得到升华,磨炼心智成熟才会拥有真正的爱——爱的能力。
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占有、依赖,是造成“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的条件。它会让自己造成“爱无能”,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在焦虑与空虚、痛苦中挣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边界的有效运用是心智成熟的必要条件
二.精神贯注(不一定是有生命的对象)与真正的爱(动词——成长而不是索取,必须有承担失去风险的承受力)
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对方发散、健全自己成熟心智的空间。
自恋型人格——喜欢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孩子与亲人的身上,长此以往会把人逼到疯狂的地步,所以“爱”和“独立”之间相互共存,才会成就真正的爱。
自律性的高、低;包容度的厚、薄;爱的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自律和爱都需要在人生旅程中运用智慧的力量丰富与笃定。
逆商的过程更需要加强力量的诠释。
但是懒惰背后的恐惧,会在一定程度上摒弃逆商。让意识和潜意识合二为一的能量,敬而远之,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