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8
今日共读:《人体的故事》
一、现代人的身体是不断进化的结果
进化的发生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生物要想进化,就需要有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大多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其次,只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能够适应环境。最后,适应了环境的个体,具有生育下一代的权利。
进化的发生还需要具备一个重要因素:环境要足够恶劣。只有当环境足够恶劣,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个体被淘汰时,进化才会发生。
这意味着人类的身体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人类的大脑容量大得惊人。但大容量的大脑在让人类有较大的进化优势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身体带来了一个挑战。那就是大脑每时每刻都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供应其运行,哪怕是短短两分钟的能量缺乏,都会导致大脑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满足能量的不间断供应,在原始社会异常恶劣的环境下,人体进化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储存脂肪。存储脂肪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不过,人类想要正常生存下去,必须要保证人体摄取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这要求人体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下功夫。开源,就是要多吃高热量的食物、甜的食物,比如蜂蜜、糖里面含有大量的热量,人在吃了之后能够高效地转化为脂肪。节流,也就是减少热量消耗,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自己的办法。
正是这种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保证了大脑所需能量的不间断供应,让人类的大脑比其他动物都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是人类能够在进化中成功的重要原因,甚至比“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还要重要。
“智人”能够取代其他人种,成为所有现代人的祖先,得益于文化进化。文化进化促使智人发展出语言,从而使合作交流以及组织大规模的人进行更有效的工作成为可能。这是现代人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但也为人类的进化埋下了隐患。
二、人体与环境的不匹配造成了“失配性疾病”的产生
随着智人进化策略的成功,文化的发展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迄今为止,文化进化带给现代人两次重要的变革:农业变革以及工业变革。
自农业时代起,人类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环境的挑战,而是能够通过文化进化的方式改造环境。农业变革带来了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人的身体来说并不是好事。
重要的“失配性疾病”有两种:能量太多造成的疾病和“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
对能量的有效利用促成了人类进化的成功。原始社会中,脂肪可以保证大脑的不间断能量供应;现代社会中,能量太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造成了很多疾病的暴发,比如II型糖尿病。
另一种“失配性疾病”是“用进废退”型疾病,骨质疏松便属于这一类疾病。骨骼强度的增加需要人体更多的能量供应,为平衡“骨骼的强壮度”与“能量供应”之间的矛盾,人类创造了“用进废退”的机制。你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它需要更加强壮;也可以通过减少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你只需要较轻的骨骼。现代人运动量过少的现状,实际上是在给骨骼发出信号:我不需要这么强壮的骨头。久而久之,骨质疏松便产生了。这便是“用进废退”型的“失配性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用,人体就会逐渐降低在这方面的投入。
三、“失配性疾病”的预防办法
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都属于“失配性疾病”。“迈开腿、管住嘴”可以有效预防“失配性疾病”,但人类对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不一样的判断,导致了“失配性疾病”的高发。
为了预防“失配性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树立两种意识。一是要注意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那只是我们这几代人才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二是要避免过度舒适。舒适不等于幸福,舒适的生活也不等于我们的身体能够对此适应。现代人的舒适程度在整体上过量了,我们要在脑海里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