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错的这么彻底。”
“我应该在那个时候说不的。”
“我应该大声得说我讨厌那些物理化学,那些我根本看不懂的字母符号。”
“我应该真正得做我自己。”
于是莉迪亚走向了湖底。
莉迪亚.李,受到父母的强烈关爱,她的母亲玛丽琳.李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达成自己曾经没实现的成为医生的梦想,从女儿7岁开始便让女儿学习各种科学自然的知识,并不断试图将其往医生这条路上赶。她的父亲,詹姆斯.李,作为二代华裔,从小到大在学校中都被身边的人视为异类,但后来他成功用学习让自己成为哈佛的博士,最后成为一个镇上大学的终身教授。因此,他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希望她能够不像他这样,能够融洽得融入到身边的同学中,即便带着一张与生俱来的东方面孔。对于母亲而言,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跟她一样做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的时代女性,而对于父亲而言,则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平凡众生中的一个,融入到众生中,平凡得过一辈子。两者的矛盾,让父母的期望像雪花一样越积越厚压在女儿身上,最后导致了这场悲剧。
在詹姆斯和玛丽琳(莉迪亚的父母)年轻时,他们曾是以教授与学生的身份相恋。但是让大家不能接受的并不是他们这段师生恋,而是因为詹姆斯的中国血统与当时种族歧视的背景格格不入。甚至玛丽琳的母亲在婚礼当天,还在试图努力劝阻女儿不要“跳下悬崖”,但显然她的女儿并没有逃避,而是执意与意中郎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对于詹姆斯来说,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因为中国人的脸受到各种各样不平等对待的他,从婚姻的一开始便把这种忧虑藏在了心中,直到莉迪亚死去后与玛丽琳的吵架中才爆发出来。或许正因为莉迪亚的父母这一跨越世纪的结合,使得莉迪亚从小到大便受到了各种不同的期待。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玛丽琳希望莉迪亚不要像她祖母除了烹饪书没有任何其他价值留下便离开人世。
当然在莉迪亚7岁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她的母亲玛丽琳在她母亲死后曾经试图想要改变自己,不走母亲的老路,决定抛家弃子继续回到大学去攻读医学,可惜最后还是敌不过人性,她又回到了丈夫和孩子的身边。而对于此时7岁的莉迪亚,失踪3个月的母亲突然回来无疑是一种会让人欣喜若狂的消息,她在心里暗暗要求自己,一定不能在惹母亲生气了,一定要听母亲的话,顺着母亲的意思。可能往往孩子总会发现微妙的情感,年小的莉迪亚在母亲翻看烹饪书时察觉到母亲可能并不喜欢关于外婆的这份遗物。于是她把书藏在地毯地下而骗母亲她扔了。但正是这一个孩子的善意的举动,却让玛丽琳误以为莉迪亚有着走向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的天赋,促使玛丽琳之后对莉迪亚的种种要求和期待。也正是从这时开始,莉迪亚开始伪装自己,假装自己喜欢科学,假装自己喜欢学医,假装自己喜欢计算一些根本不属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题,这些只是为了让母亲开心,让母亲欣慰。可怜的孩子。
回想自己小时候,如果没有细细接触,大人们是很难了解小孩子心中真正的所想,他们只会认为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应该往什么样的路去走,甚至是自己心中希望走却无法走的路。也就是通过这样,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附属品,让孩子慢慢得开始为了讨好大人开始伪装自己,而且一伪装就是十几年啊,而最初促使他们伪装的动力可能仅仅就是为了迎合大人们的期待。现在又有多少的父母是有用心引导孩子走向自己喜欢的领域的。
莉迪亚死了,被父母的期待活活压死。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整个家庭最终选择重归于平,但是假如那个时候莉迪亚的母亲能够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心去发现莉迪亚真正的情感,这个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而作为教授的父亲詹姆斯,如果能够真正坐下与女儿一起探讨未来,而不是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暗示女儿应该往什么地方走。
虽然知道这仅仅是本小说,但依旧对如此花季般的少女感到惋惜。父母的期望,没有朋友的孤独,哥哥的离去,最终还是让莉迪亚选择用死亡的方式来解脱这一切。
莉迪亚的死,无声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