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后择业,这是老师在招聘季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应届生最可能走的弯路之一。学校只考虑他们的就业率,并不为你的未来做打算,虽然最终选择权还在你手上,但做这个选择也不太容易。
由于老师的错误引导,而且很多同学对就业择业了解不清楚,毫无准备就踩了坑,摔得不仅十分狼狈,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我们要想成长之路更顺畅,就必须避开这种毫无意义的弯路,毕竟,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为什么不能先就业后择业?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让你先找个工作凑合,之后再重新跨行跨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什么是凑合的工作呢?专业对口。
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跨专业找工作的,因为缺少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即使你再喜欢这份工作,企业也不可能把你招进去作为储备人才。
专业决定了行业,此时最好已经打算好在这一行长期发展,否则你会陷入非常尴尬的情境。工作一两年后才发现想换行业,必须要放弃之前累积的经验,虽然这个时候工作时间不长,可一旦离职,就不是校招而是社招。
公司进行社会招聘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这意味着想跨到其他行业门槛较高的岗位可行性比较小,往往需要从该行业门槛较低的岗位开始,之后再进行转岗。
这只是行业的问题,要是身处的城市该行业机会比较少,可能还得更换城市。比如要干互联网的话,最好是去北上广或者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
而更可能的情况是,我们回到了家乡所在的城市工作,虽然发现家乡的机会少、资源少,可是因为熟悉以及家人的存在,并且竞争压力小节奏也不快,想走却又很舍不得这座安全感十足的城市。
毕竟,也只有年薪上百万的人,才能在北上广有些安全感。
行业与城市让无数想转行的人望而却步,就别提还有其他要考虑的因素了,所以第一份工作无论多重视都没有错。
选择了一份职业,可能就决定了我们一生。
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工作的时间占了我们一生中一大部分,选择了某份职业,就是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选择第一份工作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最为主要的也就这几个,城市、行业、公司、工种。
现在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逃离北上广的讨论,可终究逃不过,该去还是得去。北上广这几座城市集中了大量资源,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和财富,这是小城市完全不能比的。
任何一个上进的年轻人可能都得去北上广走一遭,虽然并不一定留下,这些城市超快的节奏,巨大的工作压力,有时候压得人踹不过气,它们并不适合生活。
但它们也是藏着希望的城市,身边的朋友不乏回到小城一两年之后,看不到任何出路,还被家里人催着结婚,剩下唯一的选择是,到北上广拼一把。
赢了,自是欢喜,输了,大不了回家从头来过。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总会有那么些幸运儿闯出来,运气始终会眷顾奋斗者,越努力,越幸运。
第二,选行业,在你决定进哪个行业之前,肯定不会对所有行业进行一个调查,看看哪些行业是朝阳,哪些行业是夕阳。但调查这个事实在很有必要,不同时期,有些行业会比其他行业有潜力。
马云说,中国目前出现了三个新的增长点,分别是服务行业、消费和高科技。
虽说选行业也得选择自己喜欢的,爱这行才能把工作做好,就和谈恋爱一样,不爱对方了,勉强继续下去,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伤害。
但喜欢的未必合适,也不一定能满足我们未来的期望。
第三选择公司和工种,选择公司就真的得根据个人喜好来了,你喜欢稳定,可以选择国企,你喜欢比较造的工作,可以去大型私企或者创业公司。
至于工种,则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这么迅猛,就目前来看,能被取代的工作有些多。我们自然要选择那些不能被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
迫不得已先就业后择业,怎么办。
要是你迫于家人或者经济压力,非得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办?
这种情况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也要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保持头脑清醒十分重要,一不小心就会走入迷宫,十分曲折才能绕出来。
根据情况不同,也得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果家人逼迫,这种情况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十有八九会发生,为什么呢?
1996年之后,大学取消了工作分配制度,只不过制度变了,人们的观念却转不过来了。在那之前,人们认为进入政府国企是好工作,这些工作待遇好福利高,最重要稳定。
但制度变了,人却依然还是那个人,上一代人在固有的制度下生活了那么多年,很多思想早就固化下来。如果遇到开明的父母自然好,遇到不开明的,而且也无法做思想工作,那就只有放弃沟通。
说实话,已经这么大了,谁都不想像小孩子一样叛逆,但如果你想做自己,还是再叛逆一回吧。好在父母有时候也只看结果,只要你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干得漂漂亮亮的,他们依然会认可你。
如果受到经济压力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李笑来,他在父亲生病的时候,选择了进新东方做讲师,因为这份工作年薪50万,在2000年来说是绝对的高薪,而且他一干就是七年。
当年李笑来肯定也是不怎么中意这份工作,他后来曾说,人这一生最重要的能力其实是干一行爱一行。
经济压力往往能激发人的潜能,会让人甩掉仅有的矫情,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生存。
不过由于是全力以赴,也更容易发现做的事情的乐趣,也就更容易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先就业后择业是个绝对的假命题,不过,给它加上一个前提,它就成真了,这个前提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学校说先就业后择业这句话别有目的,可有时候它偏偏却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什么方向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猛地扎下去。
如果实在没有喜欢的工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迫不得已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那就努力去爱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能改变自己。
如果已经找到自己的喜欢的工作,又没有很强的外在因素限制,那就抗住所有压力坚持下去。
我相信,我们终究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