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6年前别人就已经推荐的书。亚马逊电子书包月用户可以免费读。我曾经借阅过,但是没有耐心读下来。直到今年某个晚上,听到樊登老师讲这本书。夜里很安静,我的思绪都被樊登老师讲的内容吸引。我才发现,正念的奇迹不是一本很学术的佛学书,而是一本很简单的生活哲学书。它教给我们很朴素的一个道理,想要过的幸福快乐,那就要活在当下,思考在当下。
本书作者一行禅师,当今国际社会中最具宗教影响力的僧人之一,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于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更多关于本书作者的资料,我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查。
因为我是接着《心流》读的这本书,所以觉得这是东方的关于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持久幸福或者平和感觉的书。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比如有的人会希望自己拥有一直激烈快乐的心情,而有些人只是希望得到夜深人静内心平和的心情。 作者教给大家的方法就是简单地生活在当下。
很久以前听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问师傅,怎么算得道了。师傅说,当你感觉到挑水就是挑水,吃饭就是吃饭的时候,你就得道了。当时我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毕竟我或者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习惯了,一心二用。上学的小伙伴肯定深有感触,比如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可能在想着上一节的英语课。等英语课的时候可能我们又想着上一节的数学课。总之我们似乎心里想的和实际要做的事情不能完全统一,所以我们会觉得很累。反观学霸,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准备好上一节课,然后真的全身心投入,似乎学习的毫不费力。
但所有人都会遇见瓶颈的,比如我从高中开始就不是学霸了。比如我从最初一心二用,合理利用时间,变成现在有时会觉得注意力无法集中。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好同时不要使用太多感官,比如一次最多用两种。举例,吃饭的时候就只用嗅觉和味觉好好感受吃饭,不要想其他杂事。
当有人觉得自己很不幸的时候,比如我有段时间沉浸在失恋的悲伤里,我还刻意回避和这件事有关的人或者事情。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如果我不能改变自己的想法,那我就会一直生活的不幸福。这本书教我专注于我有的东西而不是我失去的东西。每一天都是一个奇迹。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很快乐。
生活很复杂,每天我们会听到很多声音。比如对于正当婚龄的我,听到最多的是催婚。我现在更多思考的是我的感受,我想要什么。为了别人的希望做事情,会感觉累,比如我最近大量写读书笔记心就很累。但既然已经接下了任务,那就努力做好。怎么做好呢?用心沉浸在我看过的书里,回忆当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记下作者震撼到我的,以及我能对大家有积极影响的想法。推荐经常感觉心累的朋友们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