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家庭,孩子出生当然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我发现,孩子刚出生的几年,恰恰是家庭最容易出问题的几年。有位妻子这样对我说:
原来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我们的感情还挺好的。就算偶尔有吵架,也能很快解决。但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矛盾一下子增加了。
我每天都围绕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根本就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我老公呢,就跟没事人一样,还在忙自己的事。
我埋怨他根本不体谅我,他总嫌我脾气差。我老公回家越来越晚,我觉得越来越孤立无援。他说是忙工作,但我知道,他也有一部分是在躲着我。
有一天,他又很晚回来,我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我一眼,我们都没有说话。我从来没有觉得离他这么远过,我觉得我快不认识他了。
家变得不再温暖了,有时候我想逃离,可是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
孩子出生意味着什么
孩子明明是爱的结晶,夫妻的感情却会因为孩子疏远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有人会说,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年轻的夫妻要面对很多生活琐事,矛盾自然变多了。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问题在于,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家庭结构的重组,冲击了夫妻二人的共同体。
孩子出生之后,原本的丈夫和妻子成了父亲和母亲。两个人从原来要对彼此负责,变成了现在开始对另一个生命负责。无论是对妻子、对丈夫、对这个家庭,这个转变的过程都是很艰难的。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们来看看,孩子诞生后,夫妻俩会分别经历什么。
对妻子来说,当妈妈常常意味着跟自己的青春正式告别。怀孕、生产、育儿这个漫长的过程,对女性的冲击尤其大。
最直接的冲击,是身体上的变化。
女性会在怀孕的时候发胖、出现妊娠斑。一个年轻的妈妈,看着自己生孩子前买的满柜子的衣服,很惆怅地想,这些衣服自己以后再也穿不上了。以前想的是这件衣服又多美,现在想的是这件衣服带宝宝方不方便。以前想的是保持好身材,现在呢,吃胖了,家里的人还会说,吃胖点好,奶水足。她说:我是不是从此跟美告别了?
别小看跟“美”告别这件事。它背后是关系中心的转移。
对“美”的在乎,实际上是对夫妻两性关系的在乎。而对美的看法的转变,意味着在别人眼里,她的女性的吸引力就不再重要了,她最重要的功能就成了生孩子和养育孩子。这种转变背后,也有对女性的物化。
孩子出生不只意味着你的生活增加了一样东西,而意味着整个生活的重构。
一个妈妈回忆说,她以前的圈子都是青春少女群,关心的都是好看、好吃、好玩的时尚圈,可是没想到当了妈妈以后,自己也开始变得土里土气,不再关心时尚的东西,而开始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怎么教育孩子,等等。
这个过程中,如果女性继续职场的工作,就要面临“兼顾家庭和工作”的难题;如果选择彻底回归家庭,又会担心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成为母亲的女性们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时候她们会变得非常敏感,会迫切需要来自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以确定她们不是一个人去面对这些改变,以确定她们作出的改变是值得的。
可是这个时候,丈夫正陷在另一个故事剧本里,也有自己的难处。
如果说女性从怀孕那天开始,生活就有了很大改变,那男性是很有可能保持很长时间的生活不变的。他们感觉自己好像是一瞬间变成了父亲。
他们还没适应这个角色的转变,就听到周围的人说,孩子需要你,家庭需要你。他们变成了另一种“功能”,承受着来自家庭各方面的期待和压力,却很少有人再问,他们的需要是什么。
他们想从妻子那里获得安慰,却发现妻子眼里都是孩子。有时候,他们也会妒忌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抢走了妻子所有的关注和爱。这时候,有人就会用工作,甚至家庭以外的关系,来逃避孩子带来的角色转变的压力。
比如一个爸爸这样说:
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家忽然就变得陌生了。
客厅里挤满了人,妻子、来帮带孩子的丈母丈人,大家说的都是孩子。孩子是挺可爱的,可也经常哭闹。有时候我想帮忙,妻子还总是嫌我笨手笨脚。不帮吧,又说你在那边干嘛。
这时候,我就会躲进书房里,至少那里还有我片刻的清净,去完成已经拖了很久的工作。
艰难的角色转变
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艰难的过程中,如果夫妻配合得好、相互调整,就能一起度过这个时期,进入生命的新阶段。如果配合不好,夫妻就会卡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结构中,产生很多的矛盾。
最常见的一种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就是母亲和孩子成了新的中心,而父亲被边缘化。
妻子从孩子身上找到了新的情感慰藉,把所有情感都投注到了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和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父亲在这个家庭结构中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夫妻之间的共同体就会瓦解,控制和反抗的游戏就会重新开始。只不过,这一次,权力斗争的主题,变成了孩子。
一些妻子会抱怨自己在抱怨丈夫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缺席,指责这是“丧偶式育儿”。但事实是,当父亲真正想要参与的时候,她们也常常并不接受。她要的不仅是参与,而且是以她们要求的方式参与。
一位妻子在工作室里说:
我说孩子穿太少会感冒,他说没关系,孩子冻一冻身体好。我说孩子要多学东西,他说孩子最重要的是玩,不要让他提前对学习失去兴趣。
好像关于孩子所有的事,他都跟我对着干。别的事我就让着他了,可是孩子的事,我没法让他。我明明是为孩子好,他怎么就看不见呢?
其实他们并非不知道,对方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只是坚持认为,自己的方式才是对的。
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不再是一个整体了,他们站到了对方的对立面,开始了“孩子究竟属于谁”的斗争。
这个妈妈最不能让的,是“这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应该做主。有时候,妈妈为了坚持这一点,宁可不要父亲的参与。爸爸呢,可能就因此进一步地逃避,逃避久了,再想要回家,就变得不容易了。
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冲击
对于如何才能避免进入这样的困境,顺利应对孩子带来的冲击呢?我有三个建议给你。
首先,要能够理解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变。
角色转变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它意味着生活的重组。在转变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容易哀悼失去的东西:青春岁月、两人世界、轻松愉快的生活。可是有时候,只有坦然面对这些失去,才能真正享受得到。
对妻子而言,虽然孩子的诞生会给她们带来一些心理落差,她们也会慢慢从与孩子的相处中,找到新的乐趣和成就感,获得新的身份认同。
对丈夫而言,他们尤其要理解妻子承受的负担,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去。
有孩子和没孩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没有办法用好坏来评价。
成为一对父母当然会失去很多。可是,这是生命发展的基本历程。陪伴孩子长大时,父母会找到新的乐趣和新的成就感,这是没有孩子的人很难体会到的。只有理解这种转变,他们才会做出调整,坦然面对新的生命阶段。
第二,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划定好彼此负责的边界,约定好不插手对方负责的领域。
比如孩子犯了错,丈夫要教育孩子,妻子就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对丈夫说“你发这么大脾气干嘛”“看你把孩子给吓的”。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是在真的参与,而不是被另一个人指挥的附属品。
配合好的父母会欣赏彼此的做法,他们知道要在对方管教孩子的时候闭上嘴巴,哪怕对方有些想法跟你想的不一样。
配合不好的父母呢,却总是爱在对方管教孩子的时候发表很多的意见,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让对方心生退意。
第三,我们要用心地保护好夫妻的共同体。
顺利进入新的家庭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坚定地站在一起。具体来说,夫妻要保有单独相处的空间,能够彼此谈谈话,找到对彼此的支持。这个空间里没有孩子,没有其他家人,只有夫妻自己。
还记得这节课开头那对夫妻吗?后来,我建议他们每天抽出半小时一起聊聊天,在这半小时里不要聊孩子,而要聊彼此在这段时间的感受。
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除了聊孩子还能聊什么。慢慢地,妻子对丈夫说:“你不知道我在那段时间有多累,每天半夜,我都得给孩子起来喂奶,从来没有睡个整觉。有时候我想找个人依靠也找不到。”
丈夫没有说话,把妻子的头放到了自己的肩上让她靠着。
两个人就这么静静地依偎着坐了一会。最后丈夫说:“是很难,你辛苦了。”
妻子的眼泪就下来了。她不怕辛苦,她需要的就是自己的辛苦被丈夫看见,
后来他们跟我说,这段独处的时间给了他们很大帮助,他们能够脱离沉重的父母角色,重新以夫妻的角色相处。这让他们感觉,好像彼此又回来了。
抚养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到彼此的不容易,也许能够让这件事变得没那么难。
。
接下来的课里,我们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