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师观里,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三种条件:一是科学的头脑,二是劳动的身手,三是改造社会的精神。作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健康的身心成长、健全的人格形成和良好的品德培养等方面。“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教育这项神圣而艰巨的事业呼唤身为教师的我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陶公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早晚都要走入社会,用自身能力找到改造社会、贡献力量的位置,“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于是我提出了“周末一顿饭”的社会实践构想 。“周末一顿饭”即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凭自己所学能力解决一顿餐食。刚开始推行的时候,一些学生因被拒绝、无方向、无计划、而一度饱尝社会辛酸味道,在一定试验经验的基础上,我重新制定和调整了计划。
走进厨房,自食其力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与能力有限,我主张父母在周末带着孩子进厨房,凭自身力量帮助父母做一顿饭。从小一直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的佳佳在得到任务后,兴奋地走进厨房,帮助奶奶拿菜,洗菜。看着她小小的脸上洋溢的幸福光芒,奶奶终于放下了最初的担心,笑着说:“没想到平时从不进厨房的小家伙,做起事情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啊!”生活在教师家庭中的瑞瑞平时进厨房的机会也不少,不过总是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勉为其难地完成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可是这个活动开始后,每天吃饭前最积极的就数他了。回家后总是先认真地完成各科作业,然后就赶紧到厨房帮忙。小大人似的催着我们离开厨房,生怕我们耽误了他的大事。”瑞瑞妈妈明显骄傲地说,“不过,他似乎学得特别快,才不到一个月,他已经学会了好几道家常菜了!”“就是,就是!”活动交流会上,大家迫不及待地分享各自的欣喜。是的,教育原本就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展翅翱翔的雄鹰也得有广阔的天空。
一年后,孩子们的身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帮助家长做饭,跃跃欲试地想亲自上灶。于是在二年级,“周末一顿饭”升级为亲自动手做一餐饭给家人吃。首先自己得根据家里人数和家长口味制定好一份可口的菜单,再亲自去菜市场逐一购买原材料,然后回家独自承担烹饪工作,家长负责品尝后进行点评并辅助孩子将“周末一顿饭”过程用文字和图片形式进行整理归纳。
走进社会,融入“大学”
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由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开始有独立的思维,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周末一顿饭”在这个阶段开始倡导学生走出家门运用智慧头脑、灵巧嘴巴、勤劳双手去赚得一顿饭吃。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会主动揽活挣一顿饭吃:帮着新开张的店铺发传单,2个小时可以换一碗米粉吃;做小餐饮店的小迎宾,工作半日可以免费获得一顿工作餐。
小胖平时是家里的宝贝,身体的肥胖也是因为在家生活得养尊处优。带着任务的他似乎有了一种使命感,每到周末就会在收拾停当后独自一人到超市去找工作。刚开始几圈下来也没有人搭理他,他倒毫不在意最后终于在一个小面馆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挣得了一碗肥肠粉的晚餐。因为工作积极努力老板答应他每周都可以来帮忙。分享会时,他满眼自豪地说:“我不怕失败,家里人总以为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就是想证明给他们看,我能行! ”
婷婷妈妈做着小生意,深知外面的世界精彩中隐藏着危险,对于这样的活动妈妈支持得十分担心,可是爱子心切的她最终还是拗不过固执的婷婷,只能远远尾随看她究竟能做些什么。只见她走到商铺前左右徘徊了许久,最终还是走了进去。妈妈看到平时自己眼里不善言谈的女儿居然大方地和陌生售货员交谈,满面笑容的阿姨一边笑着一边轻轻抚摸了女儿的头发,那份亲昵的动作里有着喜爱,更充满着欣赏。妈妈心里的意外惊喜足以支撑整个活动。
“欢迎光临”“谢谢,请慢走! ”班级里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龙龙,瘦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见过他的人总会爱怜地称呼他“小帅哥”。此刻的他身着白色衬衣,黑色马甲,正在前后忙活着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小小的身子显得更高更帅气。这是一家火锅店,“可能是老板觉得我帅气吧! ”分享时,他嘿嘿笑着,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我只是告知了老板这是我们班级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老板就答应了我的请求,工作结束还请我吃了一顿火锅呢。我觉得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火锅了!”
孩子们继续分享着:有的激动地告诉大家他和同学去餐馆打工,擦桌子、洗碗获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的说家长怕她们遇到危险只允许在自家店里帮忙卖卖衣服或者日用品;还有的说家长帮忙买了新鲜蔬菜回家让她们自己出去卖⋯⋯
看着他们幸福的神情我不禁会想,如今独生子女在宠溺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或许获得了更好的经济环境,可又失去些什么呢?获得清洁工机会的小胖没有因为工作内容的卑微而嫌弃,反而十分珍惜自己难得的工作机会并以此证明了自己在家长眼里的价值;婷婷的行为不仅是自我独立意识的释放更是生命成长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再甘于做羽翼下的雏鹰抓住了这次契机,磨炼着自己的意识,为羽翼丰满后的翱翔做着准备;优越条件下的龙龙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拥有了首次体验辛苦劳动付出而换来的甜蜜。这些珍贵的第一次无疑将是他们漫长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
世界一切都是百转千回的,开展一段时候后,学生们便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和意料之中的问题:餐馆和商店不再接收他们,说不能用童工,“工作”将面临越来越难找的困境;二手商品竞争激烈卖不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导致最初的热情受挫··怎么办?
好教育有“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合作的保驾护航,学生的成长就能切实可行的落地生根。家长们的认可和参与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从基础上得到了保障,之后我联系了所属社区负责人并亲自带着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一行到办公室与之商议推行办法。社区领导决定协调各大小商家对学生们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这样一来此项活动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活动链,为继续升级提供了可能性。
自立谋生,生活为起点
“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五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有余的学习,加之同等时间的社会实践,对于活动他们也有了各自的办法。于是,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这一举动绝非偶然,它是生活教育的成功,生活的课程淬炼了他们,赋予了他们改造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与其给别人打工看脸色不如自己做老板。”学生们由之前的各自为盈到如今的团队合作,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合理利用身边资源的想法让他们合力邀请家长做参谋并委托家长帮忙批发一些学习用品或根据节假日购买一些鲜花和新鲜蔬菜进行售卖;有特长的学生组队DIY文创产品,并用课余所学技能招揽客人:街舞、拉丁舞、竖笛、快板等。每个周末的业余生活忙碌且充实。
创新创业之路必定困难重重,但正是因为有了艰难的挑战,学生们才能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历练意志、提炼方法,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
困境与出路
随着计划推广深入,需要耗费时间与精力,加之补课之风盛行,尤其五六年级,计划地推动尤为困难,怎样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学习中“抢”出来,是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想“抢”回学生就必须从常规课程中下功夫,锤炼课程品质、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地获取;教以高效管理碎片时间的方法做好每日时间管理训练以培养学生有效管理时间的意识,从而达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效果;继续加强社区、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确保学生们活动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发展终归是要在大社会中才能得以大鹏展翅的,作为老师,当义不容辞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把学习链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具有一种生活力,过上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