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的好坏它是一个无为的结果。要通过有为的方式去练习。
二、影响呼吸因素:
1、环境,应用场景;
2、功能需求,如在头倒立中,要根基稳定,用胸腔呼吸,如要脚的平衡,要将呼吸送到腹部骨盆。在功能需求中呼吸是千变万化的。
大家练习瑜伽的需求,健康、轻盈、呼吸、体态、解锁体式、无疼痛、冥想、关节肌肉、情绪等。这些都是相互相承的,不要单独去练习呼吸,要在体式的动作中去找各种功能的实现。
3、呼吸的段位。-1,亚健康、疼痛;0,正常中立健康;1,生活常态,轻度运动;2,驾驭意外及中高级运动。在运动中选择一个体系,要有顺序渐进的练习方式。呼吸是一个逻辑,要考虑应用环境。在单练呼吸场景中似乎如呼气能力强了,但一处在应用环境又不行了。从高段位去兼容。
三、了解自己。
1、大众情况。肺活量,可以用测试仪器。可以用动作前后的数据对比。也可从体态,用眼睛可以目测。如果一个人呼吸能力好,脊柱内的空间比较饱满。大众情况存在脊柱后侧压缩形态。
身体后侧压缩:头前移、直背、肋骨外扩外翻、腰直/腰屈更大、腰骶骶骨过于点头、顶胯。
身体前侧压缩:圆肩、驼背、肋骨窄。
肺活量包裹脊柱,但前或后侧压缩后,产生呼吸代偿。呼吸如果很短一定是因为“身体的房子”出现问题。身体会出现“呼吸代偿”,内脏部分太挤,会往前侧扩张,本来正常的扩张,成了前侧顶起,在关节方面胸骨顶高锁骨平、外翻肋骨、骨盆上口打开(骨盆下口缩短)、骨盆前移、盆底肌下垂、髋弹响、脚外八等。
呼吸代偿在肌肉层斜方肌酸肥、斜角肌酸、背肌累、腹肌拉长、臂肌上中紧,下垂,凹陷、股四头肥大无力、小腿肚肥大无力、足弓扁平(拉长)高足弓(缩短)
这些主要是前侧胸骨柄的上提后(过度吸气)引起的一系列改变。
在气脉不通时,去冥想,强行去打通,不好。先身、再心,再冥想的练习过程,但我们都练反了,在呼吸代偿的情况下,情绪是很不稳定的,缺乏安全感。生存的本能在一呼一吸。
脊柱的压缩引起关节、肌肉、内脏、情绪的代偿。
以前体力劳动者多,身体前侧压缩,现在脑力劳动者多,后侧压缩多。身体情况反了,这是社会的演变,现在大部分人还没有这个意识转换。
在瑜伽状态下,代偿能力强。现代人通病,剪刀式呼吸。里面稳定,外面才可以松,即要有好的腹压。内松,腹压不好,外面就会僵紧,气血不通。瑜伽有关节运动、肌肉运动,当呼吸能力不够时,通过外界的肌肉代偿比较多。过度充气(练呼气)及呼吸性碱中毒(练吸气)。人体要像个圆柱,围绕脊柱,大方向是用呼气从后向前包裹。练习的点,人越圆越健康,现代人呈现“方”的体态比较多。地球是圆的、银河系是圆的、宇宙是圆的,地球上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圆。在瑜伽体位法中,很多违背了练习原则。
四、总结,现在需要解决:
1、呼气能力提升(体内),解决内脏呼吸
2、建立圆(体外),解决关节肌肉
然后解决了疼痛,体态,情绪,气血,体式,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