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上的平凡而无波澜,但却是一段很刺激的时光,因为这节课使活了40年的我发现自己不是人……嗯,是个调侃,也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有时候也在为自己找补,行了,可以了,你已经比大部分人活的清醒了,何必给自己那么高的要求,后半生走平路不好吗?何必攀登。
我是在人本10次的咨询示范中理解到对自己是有很高要求的人,但是这个要求是一种负担,甚至是基于外部评价的一种枷锁,知道要求什么,为何如此要求,却不知道要求本身对我的意义,这就像一座桥梁,知道桥两端的我和他人、世界,知道为什么架桥,但只把桥当成工具看向桥另一端的部分,却没有看看桥是什么样,并去关照这座桥,也是突然意识到这座桥是我自己的一部分,由我而伸展,所以这座桥不单是通向外部,也通向自己,这是个转向。所以对于“人”的要求,什么样的程度,或者压根没有程度可言,把要求当成一杯茶,可品可欣赏可放下,而不是当成一杯苦药,一定得喝,不然就病就死。
“你是个人嘛你!”在影视剧或者吵架的历程里,这句话很常见,不是疑问句,是个肯定句,在这个肯定句里,有发出者对人的理解和要求,也有社会评价的浸润,所以,我们始终在按照社会评价作人,是个“人为”的人,“有为”的人,存在主义告诉我们,要转向回归自己,回到人本身来。这时,杠精的闪光时刻就要到来了,于是,纪录片中关于萨特风潮在抛物线末端时期的“悖论”诞生,我常觉得哲学的精彩就在于“悖论”,在悖论中辩证的那种烧脑和打通任督二脉的过程,非常爽。而人类的精彩也同样如此,能在如此荒谬及充满悖论的宇宙里独树一帜,这个种族和这个星球,可谓伟大。
相对真理,在悖论中冲出重围,萨特的“伟大”,使人惊叹,我们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他及很多哲学家、这家那家,是知识的发现者,人和人真的是很悬殊,这世上的一切真理从宇宙诞生起就存在,但就是有人能发现,有人一辈子也发现不了,佛说“众生平等”,的确平等,但天秤是从何时开始倾斜的呢?脑海里出现了“六道”,同样也想到了“三六九等”,人非常习惯于分类和等级,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汉朝时期就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后世。但同时,人的不同,或者说人因为不同而形成的不平等,也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等级使得分工不同,反而因为不平等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衡。有点跑题,我自己下去再“玩儿”这部分吧。
如果从存在哲学视角去划分人,那就是人和非人,非人,人类创造了“僵尸”这个词并有了具象的呈现,丑陋、迟钝、纯粹的凶残和不知何为麻木的麻木,这种异化,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根据课上所了解到的“自欺”、“非本真性”来看,我都不需要太多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僵尸,这两点就够了,根据我的成长历程来开,我属于异化时间长,但异化程度不是太强的僵尸,如果把“人”作为目标来看的话,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即便是个似人非人的样子我也挺满足的了。
突然想到了《魔戒》,仅从存在视角下看它的人物结构设计和宏大的世界观,看了几十遍了才算看到了点门道,真是有趣啊,学习存在果然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的感觉,同样一朵花,过去看到颜色、形状,有不同触感,现在的感受是能看到脉络、细胞并听到花朵的脉冲频率里的歌唱,也理解了什么叫“不同维度”,像《超体》,真有意思。
在咨询里,也许是两个僵尸的对话,也许是一个人和一个僵尸的对话,但在咨询的愿景里,一定是两个“人”走出咨询室的门,绝不是走出“一个人”,像连体婴儿。关于人,理性、自由意志、存在者、人格或人格体,并不是标准化下的元素,就像老师提到的自由意志部分,休谟关于价值观及人选择的意愿,都有无数辩证的可能性和结果。
咨询师在咨询中如何去看对面的“人”?首先以现象学为基础去看眼前的人,其次以存在来看不同阶段的人,来访者才能作为一个流动着的活着的存在者呈现完整。值得注意的是,活着的存在者是发展的,也可能是发展不得的,即便他是个僵尸,也只是某一阶段的存在状态,不能以评价的视角去看发展和发展不得。也不能以决定论的眼光去审视来访者,更不能在潜意识里给来访者打框、标价。那么眼前人和不同存在阶段的人,是切片,就像把视频一帧一帧截图一样,去发现哪些是持续的、稳定的、一致的,哪些是独特的、尖锐的、波动的,这是我理解的在咨询中要看的部分。而在咨询中的来访者,他必须有意愿并做好为自己负责的准备,如若不是,那做个行尸走肉也是他的选择。
至于单向度的人,几年前我买过这本书,由于翻译的原因我读到哭,看了五分之一吧,放弃了,实在太难读了,课上老师又提起来了,我决定回家再翻出来读一读,看看这几年的光阴有没有变化。关于这部分的理解,我想把单向度这个概念放在当下,即便我对当下的世界认识浅薄,但也依稀感觉到世界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一种你进我退的感觉,而在中间部分,有点像轮回的灰色地带,是“人间”吧,在人的世界里,神和僵尸必然不是人,他们都在出世之中,人,在入世之中,站在中间去看,他们向左向右各顾各的又彼此坚信,仿佛他们才是不分彼此的战友,就像资本和韭菜,中间部分的人,无法玩弄无法左右,在人间“观察”,待在人间,也像咨询室里的咨询师,观察着来访者,这种层层递进的感觉,如此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