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开始读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全书共二十三篇文章,分成三个主题:怎样读书才有乐趣、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
目前我只读了前两篇文章,他从娱乐性阅读和普及知识类阅读两个方面阐述了他对“阅读”这件事的观点。
他认为阅读应该是享受的,但为了应对考试,也需要阅读,在这类阅读中是不存在什么享受的。为了获得知识而阅读,唯一能做的便是祈祷在阅读过程中不至于觉得乏味。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何止是乏味,简直严重到看见那些书就恶心想吐,即使天天祈祷也是白费口舌,仅仅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已。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通过考试,之后便再也不理它们了(当然,考试通过后也不至于扔了它们,还可以当工具书用)。
在文章中他提到有一些作品,被所有优秀的批评家所称道,也令许多文史学家贡献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它们,但却没有普通人能够在享受中阅读这类作品,他在读这类作品时往往只是出于责任感,读完最后一页时总会在心中长舒一口气。
我经常遇到读不下去的书,我把这种情况归结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理解力不够,现在看来,只是自己见识不多、眼界不够开阔,有点妄自菲薄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当然是亟待提高,但也不至于随意地贬低自己,那样只会让人失去信心。
“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
这是毛姆说的,所以再遇到读不下去的书时,就原谅自己吧。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饥饿和单相思除外。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痴迷阅读的原因吧。悲伤的情绪得到平复后,人往往就恢复了理智,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做出什么太离谱的事情的。
毛姆认为读书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甚至不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他的习惯是同时阅读四到五本书,早上读些哲学和科普类的;工作完后需要放松,就读些历史、散文、传记类的;手头儿也会放些诗集,以便他随时兴起想要翻一翻;床边也放一些,可以随时开始阅读也能随时停止那种。
天呐,我怎么没早点翻开毛姆的这本书?!我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时打开几本书,每天不同时段阅读兴趣完全不一样,而我又给内归因了,认为自己三心二意、三分钟热度,做事虎头蛇尾,总是变来变去,甚至觉得自己不是个长情的人。
都是N多年前那段恐怖生活留下的后遗症,我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见,相比皮肉之伤,灵魂的伤痛要严重得多、隐密得多,不是几朝几夕就能治愈的。
和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啊!
PS:如果没有同路人,想要遇到一本好书并不是容易的事,我曾为此苦恼过一段时间,书店里那么多书,我们怎么可能一一去辨别哪本才是值得花些时间的?那时才发现原来同路人竟然如此的少。
PPS:后来有了豆瓣、简书之类的平台,感谢平台工作人员!感谢这个时代!
PPPS:我所说的“同路人”是指同样喜欢阅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