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音不全,唱歌跑调,也没有任何节奏感。音乐与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天赋,是硬伤。可我总觉得那只是幼时埋下的心理暗示,并不是真的那么糟糕。
上小学的时候,就有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个严肃又显得特别高大上的人。在我小学那个年代,有一个会弹钢琴的音乐老师,并且每节音乐课唱歌老师都会弹琴伴奏,与我这种农村初入城市的孩子来说真是见世面了。学艺术的人都自带高傲,我一直觉得我的音乐老师对我有深深的偏见。
音乐课堂上大家一起唱歌,同桌女孩冲我做了个鬼脸,我调皮也回了她一个,被音乐老师看见了,然后就大声呵斥我,让我站起来。我局促不安的站起来,音乐老师骂了我,我已经记不清骂的什么,只觉得他也不过三十多岁那么年轻,我也不过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而且是同桌先冲我做鬼脸的,为什么他对我那么暴躁。同桌得意的嘲笑我,又做了一个鬼脸,那么明显老师明明是看见的,可是完全当做看不见的样子。后来我才知道,同桌妈妈跟音乐老师关系不错,还花钱把同桌送到音乐老师家里跟他学弹钢琴,怪不得每次上课都是轻声细语的表扬她,这世界,本就没那么多公平可言。
我也不知道哪一天起就特别害怕上音乐课,也许是这一次因为做鬼脸挨骂还站了一节课。也许是大合唱之后老师让我独唱,同学们嘲笑我跑调。也许是五线谱翻译简谱的时候我一个也不会,看着同桌飞快地将那些小蝌蚪翻译成1234567,我犹如一个智障一样想抄她的她只有心情好才会给我看。于是我悲剧了,当同桌心情不好我又不幸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就只能是罚站。考试嘛,也总是不及格,好在小学时代对音乐这门课程没有管理那么严格。
从此后,我知道,我音乐不行,带着恐惧和打击我对于音乐只能敬而远之。
上初中的时候,我换了学校,也终于不再恐惧上音乐课,因为初中时代的音乐老师是一个特别慈爱的女士,说她慈爱并不是因为她年纪大,而是她很温柔,对我充满鼓励。记得上她的课,她也叫我回答问题让我唱一句歌词,因为小学的阴影我胆战心惊的唱了,之后忐忑不安,因为一般我都会迎来老师严厉的批评和同学无情的嘲笑。我低着头等待那一刻的到来,结果老师说,声音很好听,就是音准不行,唱的不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抬头看她,她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老师让我坐下然后她接着讲课。老师表扬我,而且没有同学嘲笑我,天知道我那一刻受到了多大的鼓励和信心。至此,我慢慢对自己也有了一些改观。
我不是天生愚笨,没有人教过我,我自然学不会,是被打击了自信心才觉得自己不行。
小学六年也许是时间太久,活的太压抑,我对音乐依旧带着敬畏恐惧的心理,总觉得不擅长。
老公买了一台电子琴,琴声很好听,我跟着Pad学习了几节课,弹会了几首儿歌,突然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糟糕。
老公总说我审美好,绘画有天赋,我就想起自己的小学美术老师,她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对学生也要求严格,她甚至撕过我的画,但我画的好的时候她总会举起我的画告诉大家,我很棒,我画的非常好。她举起我画的那一刻,我尝到了甜头,自信心爆棚,每次都认真画,于是被鼓励的次数越多,画的也越好了。直到现在我还喜欢没事画一画,客观来说,其实画的非常一般,但就是那些年的鼓励,支持着我从未放弃说自己不行。
童年时期,遇见一个好老师,多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无穷的打击会让他丧失对于某种兴趣的探索。自卑影响的不光是学习成绩,还是未来人生路上的种种无限可能。
现在有了孩子,我想带她尝试各种新事物,自己错过的,不能让这可恶的心理暗示关上一扇美妙的窗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老师也不能让兴趣夭折在孩子心里,家长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