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导的误区。
为什么总会陷入这样的沟通死循环了?因为我们一旦轻易的给对方建议,对方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到你的身上,等着你帮他想办法解决。
日常所见开导分这几种:
a.只是单纯的想要说说话,并不是真的需要你来帮她想办法解决。好一点的情况是你这次陪听之后就完结了;惨一点的是每次见面都是老三套,你烦,对方却乐在其中。
b.确实需要你给他一个确切可行的可行办法。他刚好需要,你刚好满足了他,他会感谢你;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同样的问题会问多个人,至于他最后的选择是什么就是他自己权衡的问题了。很可能是你的意见、很可能是别人的意见、也或许是你跟他人意见的改进综合版。
c.介于a和b之间的,表现出很需要你的意见,但是做了之后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的人。就是本文提到的这种情况。不知道是在哪里听到的一句话,人的想法都是可以被有意识的所“引导”的,就是说你可以通过你的言行来制造一种让对方可以顺着你的“计划”所达到的一种目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职场上的的炮灰案例。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总会从“擒拿”和“反擒拿”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个是如果你自己需要达到某个目标,你怎么利用这种技巧;另外一个是你如何在生活中预防和识别“被炮灰”。
2.开导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我遇到的小故事。我之前是非科班的财务员,在业务上遇到一个问题,我的上级领导会用很专业 的名词来跟我解释,甚至有些名词你很难理解,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等。我只能依靠我的笔记来完成报表的填写。
同样的,我在去另外的项目部办理事情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同事也不是学财务的,她问我问题,我就会用我只记得理解方式来告诉她,她就能够理解。
后来我想,因为我们都不是这个专业出来的,所以没有踏实的基本功,有很多专业名词根本不能够理解,虽然或许懂一些,但是我还是尊重财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毕竟人家大学4年不是白读的。像这种相对于专业的人来说不专业的交流,我们这种野路子可能效果就很突出,毕竟你自己也是一无所知走到现在能够熟练运用于当前工作的过程。
但是,对于专业的人来说,跟他们的交流就需要尽量专业性,毕竟是同一个平台的交流方式,如果你采用的是个人的白话而不是熟练应用专业名词,那么你的“专业性”肯定会受到猜疑。
3.开导的技术。
总觉得开导是有方向性的,只能针对有方向的提问。
如果对方问你他的现阶段应该怎么走向,你只能根据你现在已知的信息来给与你的见解。而且,你的开导范围应该仅限于你熟知的范围中,如果你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恩要给你的一个朋友给与互联网行业的意见,我觉得很大部分是胡扯的,至少可靠度很低。
如果是你熟知的范围,一步步牵引对方,自己只点拨,只能给与参考性的故事;并不能帮对方做决定。毕竟,《被讨厌的勇气》剧中说道,这是我的课题,请你不要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