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主要是在说,如何在大脑中进行 “逻辑思考”的方法。
那接下来,就再向前一步,一起来学习“让对方更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
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深刻洞察后,让对方理解并且产生同感,事情才能进展顺利,工作也才能有好结果。
逻辑思考,也就是达成理解,增强你表达的说服力。
——逻辑性展开的3个要点
1、逻辑上是不是有漏洞(广度)
要确认自己想要的表达的“事实和信息”,是否有遗漏和重复,是不是只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信息”。
也就是说,要确认证据逻辑范围是否够广。
2、逻辑是否挖的够深(深度)
【作为论题的主题】【作为结论的关键信息】【作为证据的事实和信息】,分别都要进行深刻洞察,发掘出“所以呢?”
3、逻辑是否讲的通( 跳跃)
经过深刻洞察发掘“原本是如何的”,来俯瞰逻辑的整体。
反复进行“然后又如何?”“为什么是这样?”来确认逻辑是否有所跳跃。
——用金字塔结构展开(在头脑中展望)
金字塔结构,顾名思义,是以金字塔形状的逻辑积累,来让信息表达得更明确的一种方法。
使用金字塔结构传达信息有两个益处:
一是,可以让自己积累的事实和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方法等逻辑结构变得“可视化”。
二是,让接收信息的一方明确“这个想法是怎么得出来的,”从而更便于理解和接受。
金字塔结构,作为帮助沟通的工具,让对方更易于理解信息,也增强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但一开始的【课题】和【信息】要从哪里开始思考比较好呢?
可以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这两种思考工具。
——演绎法——
前提条件(大前提)--调研观察(小前提)--结论行动。
就某个问题进行长时间思考后,仍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不妨试试演绎法。
——归纳法——
多个事实--类似的调研观察--推论(结论)。
在使用归纳法导出推论(结论)的过程中,观察力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没关系”并不代表真的没关系
在实际的沟通之中,很容混入“5个NG词”,造成不好的效果,影响逻辑思考。
NG词汇1:“我个人来说”
NG词汇2:“我不愿意”
NG词汇3:“我知道”
NG词汇4:“那我问问你”
NG词汇5:“没关系”
对方可能是因为“不想说出真心的想法”,所以才说“没关系”。
但如果自己使用这么模糊的语言,就会离逻辑思考越来越远了。
明天继续分享本书的第4个章节,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