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逃离,逃离我讨厌的标题夸大文章空洞的那种伪创作;逃离那个为了日更打卡而输出一些“谄媚现好”的内容的自己。我渐渐忘了自己是在为了博得读者的手指点开我的文章的瞬间,还是真正在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那种隔一会儿时间就打开写作app看看自己有没有点赞有没有人评论的感觉真的让我自己觉得可笑至极。当时我也尝试了发一些摇唇鼓舌的言论,没错,如我所料,这样的文章吸引几千个读者,甚至许多人来踊跃参与评论区。我开心自己文章的点击量,可我更多的是失落因为我不想自己为了流量而去写这些低质量的文章,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需要什么内涵就能写出来的文章,同时看着那些读者我也很费解为什么我写的一些倾尽肺腑之言的却没有人感兴趣,反而那些碎片化嚼舌根子的却大受欢,我的心智深陷写作的迷惑之中……
于是我逃离了写作账号大概一两个星期,我放弃了日更,我放弃了那个每次期待涨粉的瞬间。我也更充实更能做自己了,在这期间我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我反思了自己,原来日更真正的意义是保存能够不断的创作,而不是为了“日更达人”这个称号消失,去每天行尸走肉般的打卡完成写作,可是这种被迫感是无法创作出好的内容的,只是限时完成任务罢了。不思考去创作突破当前能力的文章,是永远无法成长的,可我当时开设账号的初衷就是为了见证自己的成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的轻巧可是面对“流量至上”那时的我还是被迷惑了心智。好在我当时给自己了一段断更的机会,现在的我成长也理性的不少。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写自己的文章,分享自己的书单,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像周岭在文章中写的那样“真正想通过写作建立影响力的人是不会被‘酬劳’‘流量’这些外部动机束缚的,他们往往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然和期待。”我相信唯有这样的心态才能让我笔尖生花 ,最终收获成长。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无名之卒,可是我在创作着掌控权在自己手上的文章,这让我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样的我很踏实。“被写作迷惑了心智”究其根本是被想通过写作来赚钱的利欲心所迷惑了心智。
最后我还是想真诚的说不管创作者也好,读者也罢,我们写的读的喜欢的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步履不停的同时也要常常回看自己的最初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