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3.21一个人能活着,到底是心脏的作用,还是肝肾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傻。

企业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整个体系的高效协同。所以,既然大家觉得何小鹏值得说一说,那就给大家分享下,在何小鹏身上我们能够学什么。何小鹏与王凤英完全不同,何小鹏告诉我们的是:CEO的核心能力,不是全能,而是进化。

创业者不能只想当董事长,不想当CEO

记得雷军当年评价何小鹏:“你只想当董事长,不想当CEO。”这句话曾经深深的刺痛了何小鹏。什么意思?就是,你喜欢站在高处看战略,定方向,但CEO的职责,不能只是画蓝图,还要带队伍,拆墙壁,补短板,把愿景真正落地。何小鹏曾是UC浏览器的创始人,做软件出身,逻辑清晰,产品思维极强。他曾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市场自然会买单。”这套逻辑,在互联网行业能行,但在汽车行业,远远不够。于是,市场给他上了一课,现实逼着他成长。是的,

CEO的进化往往是被现实打醒的

2022年,小鹏G9上市。原本,这款车被寄予厚望,何小鹏亲自站台,豪言壮语:“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结果,上市不到48小时,市场炸锅了。

为什么?

定价混乱,消费者买车像做选择题,营销过度,用户期待值拉太高,看到市场反馈不对劲,小鹏赶紧调整配置,相当于变相降价。

但,已经来不及了。

老车主觉得自己被割韭菜,新车主开始观望,市场信心大幅下滑。关键是G9的失败,并不只是产品的问题,而是反映出小鹏汽车在组织、管理、供应链、渠道,全方位的失误。这次事件,让何小鹏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站在远处“做董事长”,必须真正“当CEO”。

CEO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去打未来的仗

何小鹏曾经的管理方式,很互联网。所以,他信奉“扁平化管理”,不喜欢管细节,把决策权交给高管,自己专注技术和产品。但问题是,如果CEO不主动拆墙,团队就会自己造墙。高管各自为政,组织割裂,导致决策链条长,执行慢。供应链短板,交付跟不上,G9上市时,交付周期长达6周,影响用户体验。采购管理混乱,甚至爆出贪腐,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受损。这时候,何小鹏才明白,自己过去的“无为而治”,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其实,

过去的问题,不是失败,而是进化的起点

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CEO意识不到问题。幸运的是,何小鹏被市场“教育”了。

CEO的进化,不是个人能力的增强,而是体系能力的升级。G9事件后,何小鹏的管理风格,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不再只是设定方向,而是开始推动体系进化。

01 组织要灵活,但是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

企业失控比决策失误更可怕。

很多创始人喜欢放权,但放权过度,会导致组织失控。但是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看谁的想法更牛,而是看谁能更快把想法变成现实。

G9事件前,小鹏的管理模式是“总办”集体决策,决策慢、执行难、责任不清。部门之间壁垒严重,供应链、市场、产品互相扯皮。

结果是,问题摆在那,没人拍板;战略制定了,没人推动执行。

所以,何小鹏取消“总办”,设立五大核心委员会,让决策链更短,执行力更强。CEO不只是设定方向,更要确保方向能被高效执行。

02 产品要从“技术思维”到“市场思维”转变

技术领先≠市场成功

技术派创业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度迷信技术,而忽视用户感受。

技术是支撑力,市场才是决定性力量。技术的价值要靠市场认可,客户愿意付钱,才算真正成立。

G9刚上市时,何小鹏觉得自己手里的技术很强,用户自然会买单。结果,SKU复杂、价格混乱、宣传过头,消费者一头雾水,最终市场不买账。

他才意识到:用户买的不是技术,而是完整的产品体验。

所以,他调整策略,把产品的定义权,从技术团队,转移到市场和用户洞察上。技术仍然重要,但不能决定一切,市场接受度才是核心。

03 管理不只是要“自己补短板”,更要“找对人补短板”。

CEO的价值,不是成为万事通,而是成为组织能力的整合者。

其实补短板这个事情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短板补上了只是不再是短板,也不会成为长板。CEO的短板,是企业的短板,但CEO的补短板方式,决定了企业的上限。

很多创始人选择自己补短板,花大量时间学习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但问题是,一个人的成长速度,永远赶不上一个团队的成长速度。

所以,何小鹏采用了更加智慧的解决方案。他请来王凤英,强化供应链、渠道和交付体系,把小鹏从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变成了一家市场和供应链都能打的公司。这说明,CEO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亲自做所有事,而是找到最合适的人,让他去做最擅长的事

04 增长模式要从“技术理想主义”到“体系化增长”

能赚钱,才是好公司。公司能不能长期活下去,不是看技术多牛,而是看能不能持续盈利。

技术派CEO的另一个误区,是过度追求技术创新,而忽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过去,小鹏把大量资源投入前沿科技,但忽视了成本控制、供应链效率和盈利能力。G9失败后,何小鹏意识到,烧钱换增长,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7月26日晚,德国老牌车企大众汽车集团抛出的两则消息,就像重磅炸弹震惊了...
    车圈能见度阅读 64评论 0 0
  •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制度作为创新成果的法律化载体,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中国专利法的修订轨迹到国际司法实践...
    新宇智慧Glodom阅读 42评论 0 0
  • SSL/TLS证书算法体系深度解析:从数学原理到工程实践 一、密码学基础与SSL/TLS协议框架 SSL/TLS协...
    网安秘谈阅读 57评论 0 0
  • 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闯出科技与产业融合新路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中。在这场全球竞争...
    白开水耶阅读 25评论 0 0
  • 萨科微半导体市场总监孙高飞先生介绍,萨科微(www.slkormicro.com)SL-W-TRS-5.5Dx数字...
    萨科微hxy阅读 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