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走进江湖是在我八岁的时候。
那是我跟着父亲到县城去打面。临近寒假,记得是在一个周末。我和两袋粮食坐在父亲的板车上。
我带着好奇的眼光把县城从东到西、扫了一遍。打面机在城东,我们从城西穿过,正好是一眼的距离。
当时县城给我的感觉就是大了很多的乡镇集市,城市面貌没有现在时髦新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街道在新开,楼房在新起,县城框架在拉大。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
后来的我,逐渐走进江湖的深处,考上了中专。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小县城又给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后来我凭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县城,从此作为城市的一员。
人在江湖,难免风浪。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对自己所处地域的人文社情有了自己认识和判断。
城里有城里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乡村有乡村的酸甜苦辣家长里短。熙熙攘攘,纷纷扰扰,都终究逃不过名利二字。城市的繁华热闹和乡村的贫困潦倒;城 市的拥挤小气和农村的恬静幽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城市的冰冷,乡土的热情。芸芸众生,众生百态铸就了我们的社会。
社会是由精英掌控的。对一个小县城来说,这样的精英也不过几百人而已。他们是把持着几十个较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用眼下的术语就是老板,其次是有一群相当规模的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
这些人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相互之间即便不熟悉,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短时内了解各自的底细。身处网络中的一个人,如果碰到什么事情需要找网络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想一想办法,都会搭上线的。可以说,县城的一举一动、县城的孰轻孰重、县城的风云变幻都在这群人手里掌握着、不断地演化,不断地精益求精。
这里是一个陌生环境下的熟人社会。走进县城,许多人你不认识,但是许多人你又认识。如果你在县城生活,走在街上,会有不同熟悉度的朋友或认识的人给你打招呼,面带微笑同时乐此不疲;两个陌生人见面扯东扯西的聊天也能引出一系列亲戚的连带关系。你打交道的圈子和人重合几率非常高,所以名声和口碑非常重要,它几乎代表了你所有的信息。而每个人的身后,早已贴满了各种被别人定义的标签。县城里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就被会大众认知。
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时候,你自己不能左右自己,做事情靠蜘蛛网式的大规则,人脉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成了亘古不变的箴言。
江湖风云变幻,人在江湖湿鞋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人生的船不被打翻,就算你烧着高香了。一拨人来,一拨人去,来来往往都在江湖里,起起落落都在风雨中。江湖平静的日子也不是没有,白日里看似一马平川风平浪静,到夜晚则是波涛汹涌风高浪急。你想远离江湖,做一个退隐的高人雅士么,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波涛汹涌,江湖依旧;阳光正好,天蓝日丽。一拨人垂头丧气心有不甘,慢慢走出江湖,连那只烂眼圈的猫咪都不愿看一眼;一拨人器宇轩昂踌躇满志,大步流星涉入江湖,面前立马耸起十八丈高的浪花,对着浪花,一只流浪狗毕恭毕敬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躬……
�t)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