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29 当看见他的岳父们、伙伴们和所有亲戚都分列在两军阵营中之后,阿周那充满悲悯,并忧伤地说:克里希那啊,看见我的亲人们分列于两军急着开战,我四肢无力,口干舌燥,浑身战栗,毛发悚然。
1.32-1.33 克里希那啊,我不渴望胜利,不渴望快乐,也不渴望王国。王国或享受甚或生命,于我有什么用处?因为正是为了所有这些人,我们才渴望王国、享受和快乐,但他们现在却都站在这里,准备舍弃生命参加战斗。
1.38.1.39 因为他们被贪婪蒙蔽了双眼,不把毁灭家族看做恶,不把背叛朋友视为罪,但我们却分明知道,这样罪恶深重。克里希那啊,为什么我们不去避免这种罪恶呢?
阿周那发出了他的困惑,这也是每一个勇敢、善良的人也都曾发出的困惑:当我们发现我们与之战斗的事务与我们原为一体,我们该怎么办?同时这里也包含了另一个我们在修行中常遇见的问题:当我们进步时,我们会更深的看见对立面。有时当我们要再次往前超越自己时,我们会更真实的看见自己要“对抗”的是什么。那些东西可能是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关系网,曾经自己所相信的一切。要推翻这些,也好像在斩断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好像在否定自己。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先来看阿周那:
1.46 我宁愿放下武器,放弃抵抗就让我的堂兄们在战斗中用他们的武器杀死我吧。
1.47 全胜说:阿周那在战场上说完这些话,便放下了他的神弓剑,痛不欲生地坐在战车上。
现在关于薄伽梵歌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关系、背景、人物之间的矛盾都已经刻画完毕。
阿周那作为一个人物代表,向我们展示了 从 勇敢的肩负起责任→无法处理矛盾对立面→放弃职业 的一个过程。
现在克里希那开始了他的教导。
2.02 主克里希那说:你怎么能在这样的关头被沮丧击倒?对于具有高贵心灵和行为的人来说,这很不合适,也很可耻。阿周那啊,这不能使人进入天堂。
2.11 智者即不为活着的人悲戚,也不为死去的人哀伤。
2.12 这些国王,以及你或我,过去无时不存在,未来也不会不存在。
2.13 正如在现世生命中灵魂所在的身体会经历童年、青年和老年,同样,人死后,灵魂会获得另一个身体。智者不该对此感到困惑。
2.14 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产生了热冷、苦乐的感觉。这些感觉短暂无常。因此,人们要学会勇敢地忍受它们。
2.15 不受感官对象的折磨,坦然面对苦乐,如此冷静的人才适合于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