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心灵奇旅》中,22号因为钢琴师的指责而陷入迷茫和暴走状态,而对他影响最大、在脑海里一直飘荡的一句话是“You have no purpose”——你没有目标,但实际上,钢琴师最后发现其实真正懂得生活的是22号,他能够随时随地进入到无我的状态,享受美食、落叶、聊天所带来的欢喜,这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
这让我产生一个疑惑,有目标是不对的吗?
在电影中,成为一个音乐家并完成一场精彩的演出是钢琴师最大的愿望和目标,并且他认为当达到这个目标之后人生将会完全不同。
这个目标是他从小就建立起来的,并且支撑他一直走到现在,可以想见,在他漫长的学习和刻意练习阶段,这个目标显然是具有维护作用的,帮助他达到了现在的水准。但是当他完成了一次完美演出之后,这个目标却成了他的桎梏,他无所适从,长久以来苦苦追求的目标在达成的一刹那,飘飘然随风而去,他变得空虚和无助。
其实,他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有目标,而是把目标当成了他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所以当这个具体的目标达成之后,由于外部反馈没有达到预期以及缺少新的追求目标,所以他陷入空虚之中。
如果他能将目标仅仅作为一个手段的话,相信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至于在手段的背后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是更高的目标?或是内心中并不具象化的一个理想?亦或是像22号一样仅仅是享受每个当下,每件事情都自成目标?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觉悟和选择。
以我自己跑步来举例,如果我可以享受跑步的过程,不为了其他任何理由,就是为了跑而跑,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状态。但是我现在还做不到,那我可能就需要一个目标来驱动自己完成跑步。而我把什么作为目标,其实也是可以选择和调整的,比如我原来以减肥为目标,但是用跑步来减肥实在是一个缓慢见效的过程,可能很快就因为没有显著的正反馈而放弃跑步。现在我把增强心肺能力作为目标,首先它就没有那么功利性,要实现这个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其次它比较容易看到每天的进步,第一天我跑一圈就喘,第二天我可能跑一圈半才喘,然后一周就明显感觉到体能有了显著变化。
所以说,目标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头,而不是月亮,是手段,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