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这个暑假,又一批新的小学生,将会背起书包,走向一年级。
“幼小衔接”,毫无悬念地成为“新一年级”父母圈的焦点话题。
由此形成的庞大产业链:各大线上线下培训机构、火爆到断货的教辅材料,以及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进一步加剧了“新一年级”父母们的焦虑。
甚至父母们碰面寒暄,谁一提到“我家孩子9月份上一年级”,都能引来无数同情的目光。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教育功勋人物卓立校长就曾经发出呼吁: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各位年轻的父母,拜托请一定庄重以待!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么做?
给孩子报培训班、买教材、下应用软件,就算是做好了准备吗?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为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事业。
我一直认为:在孩子人生中的每个重要节点,我们,应该比孩子更早地做好准备,才可能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帮助。
所以,当我拿到卓立校长的《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看到序言中的这句话时,我知道,我找对方向了。
孩子上学了,家长也要上学。
这本书,我建议“新一年级”家长们,人手一册,仔细阅读。
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每次和“新一年级”父母们聊起“孩子准备好上一年级了吗?”
听到的答案往往是:
他已经会拼音和20以内的加减法了;
他能背50首诗,认字大概600;
他现在不用字帖就可以写字了,还挺工整的;
可是,孩子从无忧无虑、快乐游戏的幼儿园宝宝,转变成要面对学习任务、接受更多规则和挑战的学生,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
难道只隔着语数英题库吗?
卓立校长在书中写道:
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喜欢上学。
我非常认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喜欢”的前提是“投入”。
人们为一件事情投入、付出地努力越多,就越认可,越喜爱。
对于孩子们来说,每天在学校的时光,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尽快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到“投入”。
第一、投入“课堂学习”。
要让孩子适应并且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引导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当孩子养成了积极发言的习惯后,就能进入学习的正循环:
(1)他会倒逼自己认真听课,因为只有跟上老师的节奏,才有能力回答问题;
(2)他的表达能力、胆量都能得到锻炼;
(3)他更可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获得更多自信。
那如果孩子不愿意举手发言,该怎么办呢?
(1)卓立校长指出,不愿意发言的孩子,一定在知识的掌握方面缺少自信。家长应该分析孩子的短板,积极帮助孩子“补短”,当孩子的能力建立起来之后,就拥有了举手发言的自信。
(2)尽可能让孩子喜欢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维护老师的权威,表达对老师的认可。因为,当孩子喜欢老师时,就会更喜欢课堂。
(3)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表达我们希望让孩子多发言的意愿。请老师在比较基础的问题上,适时提问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起表达的勇气。得到老师的肯定,会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
第二、投入“课余活动”。
课余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学之间的沟通、玩耍;另一类则是集体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以第一类活动为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组队游戏。这是孩子发展“社会性”的第一步。
如果在幼儿园毕业时,孩子还没有能够掌握“交友”的技巧,我们就应该特别重视为他创造和同龄人沟通、玩耍的机会,推动他的社会性发展。
卓立校长建议我们:
帮助孩子找到好朋友。
一方面,要提升孩子的外在和内在实力,这是根本;
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交友氛围,比如积极组织活动、为孩子物色第一个好朋友等。
只要我们积极起来,不但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孩子也会跟着积极起来。
用卓立校长的话说:
主动张罗的人、积极参与的人、添砖加瓦的人,都不缺朋友。
在这个基础上,安心妈妈认为,家长还可以更进一步: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安心妈妈在国企、外企、私企都工作过,超过10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告诉我:
在一个团队中,定位准确,是成功的关键。
打个比方,如果孩子的性格内敛、害羞,你非让他做那个“主动张罗”的人,他只会手足无措。但反过来看,内敛的孩子,常常更敏感、更善于观察,这是他的优势。如果你能引导他,多关注团队中的需要,做一个“添砖加瓦”的人,及时为大家填补缺漏,我相信,孩子依然会收到欢迎,而且,会更快乐。
当然,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能够顺利交友,那我们的重心,就可以转移到:
如何让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
一般来说,当孩子擅长交友、喜欢同学时,他就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这个阶段,我们要及时向孩子传递集体荣誉感的概念,让孩子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要为整个集体而努力。
尽早培养良好的意识和习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识和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破坏了物品,他是哭闹?逃避?还是主动解决问题?——这是“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比如,孩子能不能区分哪个时间段应该做些什么,并且保持良好的状态,快速完成?——这是“时间管理”的意识;
比如,孩子平时有没有做家务的习惯,能不能做到有条理地收纳?——这是“自己动手做事”的习惯。
除此之外,卓立校长特别强调了一点——“保护自己”的意识。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小学校园的环境很单纯,不像初中、高中那样复杂。
实际上,家长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当孩子跨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迈出了跨入社会的第一步。
除了运动和交通的安全外,我们还需要特别培养人身安全和交往安全的意识。
一、人身安全。
(1)避免各种形式的身体侵犯。“背心裤衩包裹的地方任何人不能碰”这条从幼儿园学到的规则,要一直坚持下去。
(2)预防诱拐。作为家长,一定要按时接送孩子,保证无缝对接,尽量不要将孩子交给不熟悉的托班。
二、交往安全。
近年来,“校园欺凌”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校园欺凌”不分年龄,并且具有隐蔽性,学校和老师很难及时发现,因此家长们就要格外留心。
卓立校长指出,小学校园里的欺凌主要有三种。
(1)言语欺凌,包括辱骂、嘲笑、起恶意的绰号等;
(2)组成小团体,排斥他人;
(3)身体欺凌,比如敲诈钱财的。
我们除了在孩子入学前,多通过故事,新闻等,向孩子传达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巧,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自己的孩子被“欺凌”。
(1)鼓励孩子多交好朋友,多参与集体活动,避免被边缘化。
(2)和其他家长保持联系,多讨论了解孩子们地动态。
(3)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举止,有任何异常,都要高度重视。
安心妈妈补充一点:要多鼓励孩子,将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家长。
有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告诉孩子“如果你有什么事不想告诉爸爸,那就告诉妈妈;如果不想告诉妈妈,那就告诉爸爸,无论什么事,都要告诉爸爸妈妈其中一个人。”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选择权的,他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想法。
成绩重要吗?
观点一: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虽然现在辛苦些,但是孩子未来一定会感激我们。
观点二:避免用“分数”绑架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努力就好。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为此纠结摇摆,很难坚定地认同其中任何一方。
对此,卓立校长给出了他的观点,叫做“有魔力的100分”。
鼓励孩子争取100分,是在学习的最初给孩子一个有激励力的心理高位:
我是成绩好的孩子,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学好功课......
从一年级的下学期渐渐开始,到二年级往后,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一年级的100分,是有魔法的100分。它,带来一路惊喜的可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自我定位的一种,正面而恰当的自我定位,是成功的一半。
《窗边的小豆豆》里,黑柳彻子就曾经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因为她的好奇心旺盛,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麻烦,大家都对她充满抱怨和担心,然而,小林宗作校长却并不这么做。
每当校长先生看到小豆豆,先生就会说: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蹦蹦跳跳地说:
”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
于是,小豆豆也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好孩子......
或许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所以,鼓励孩子在一年级争取满分,但不强求,可以为他们的学生生涯,写下一个漂亮的开篇。
还有一个暑假,让我们用心陪伴孩子,做好真正的“幼小衔接”;
还有一辈子,无论孩子今天的程度如何,我们都要对他充满信心。因为爱和鼓励,才能伴孩子长远。
“新一年级”爸爸妈妈们,为孩子加油,也为我们自己加油。
果粒安心,资深HR,二娃妈妈,专注研究底层规律、开发孩子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既成功又快乐的自己。
欢迎关注,每日一位公益咨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