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大模型
信息时代带来了信息的铺天盖地,我们选择和决策变得困难了。
AI时代大家可以问大模型了,比如deep 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等
可是这样我们就会心安理得了吗?其实未必 。
想想就可以理解,孔孟老庄、苏格拉底和佛陀都是伟大的圣人,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很有代表性,按照他们的指引行事人生不就简单了吗?还要啥“自行车”(大模型)?
显然我们并没有那样做,为什么呢?
1、人有“天然无知和傲慢”的惯性。
达克效应清楚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在无知的时候太自信;
曾国藩也说人生之败,非傲即惰;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感到自己是被“冤枉”的重型罪犯不都是无知的典型吗?
2、“真理”不是想买就能买。
《道德经》《圣经》《心经》《易经》。。。很多典籍早就流传于世间,那里面的真理亘古不变,大家有如获至宝地稀罕的感觉吗?敬畏吗?紧张吗?真心诚意践行吗?
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这些好东西也不能入了“凡人”的法眼和“视界”啊,要么怎么说缘分呢?没有因缘缘分人生难得见到真理呀。
3、 “真理”唾手可得的意义是什么。
是啊,如果一出生就知道“真理”,坑也不踩了,痛苦也没有,也没有人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那还来人间干什么呢?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啊,这是一个后背发凉的问题,有没有?
人生来这一遭就是要寻求“真理”,所以才说“闻道,夕死可矣”呀!
所以,别偷懒,至少别想着技术改变命运,自己的课题自己要下的功夫一点也少不了,寻求真理的路上,一起继续戮力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