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昨天睡得早,早上不到五点就醒了。淅淅沥沥还在下雨,打拳是省了,于是去院子里照顾花儿们。 这片天其实不怎么飘雨,我不打伞也淋不湿,倒是房檐上会冷不丁滴下水滴到脖子里吓一跳。 把淋雨两天的花盆搬下来,把没淋到雨的花盆搬上去,吹水珠,再把几盆不耐反复淋雨的搬进阳台来。 阳台堆满了晒的土,叶插的饭盒,修根晾根等待换盆的花,总之一下雨,室内就局促起来。 还是需要买个室外花架来容纳更多的露养花。
上午连着两个读书会。 荣格的书读到炸裂,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人格面具、主观人格、客观人格,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的中心,复杂的结构,晦涩的翻译,把大家都套住了。 某个词,在另一本书里有更好的解释,拿过来,择某页某句念给大家听。某个书友发言提问,某个书友回应,中间提到哪个点,在另本书的段落里有过不同的描述,拿过来一起比较澄清。。。
读书会改到9点25,我忘记了,还是9点半登入的,大家已经读了5分钟。说是早结束5分钟转场休息,但是今天的主持人忘记了,还是读到11点。只能无缝衔接第二本书,我带领的MBTI,也是荣格的心理类型的实用教材。感觉思维型ST,感觉情感型SF,直觉情感型NF,直觉思维型NT,刚刚读到四维就开始乱脑子了,想想后面的八维,哇哦。
有书友联系荣格理论,怕说错了,又去翻书。。。
一通下来,突然发现个亮点,身边的书摞了高高。
学校的洗澡卡换了系统,一次洗澡扣的费能顶从前一周半个月的。没想到这又要给儿子充卡,费了半天劲,主要是办银行卡时他拿身份证留的他的电话,也是他设的密码。我冲卡绑的我的微信,却要输入发送到他手机上的验证码。实践是多么重要,不亲自使用就不会知道当初办卡时怎么做更方便。可是也没有人可以提前提醒,估计办理的工作人员也未必知道吧。
就像是有的活动项目,组织的人动动嘴,下面的人跑断腿,他们的经验都只限于自己的认知范畴,只有换位体验过才知道实情。设计立交桥的专家专业再能耐,如果不听听出租车司机的评价建议,建出再伟大的作品也会被行车市民们连年吐槽无脑。
也像是不同类型的人吵架,感知偏好不同分为感觉和直觉两种类型,判断方式不同分为思维与情感类型,任何类型的人都天然偏好并信赖自己的那套系统,难以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于是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僵持不下。就像读书会上的某书友,总是就发言中的某个用词批评指正,又总是回应一个抽象的新理论解释书中有疑问的理论,甚至他的回应比书中的内容更难理解。我们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他于是说,既然大家都不敢兴趣,那就算了。
从前觉得有点烦啊,现在用类型视角去对应,反而是身边活生生的参例材料,于是不仅接纳了,还觉得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