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之所以有此感悟,也是亲身经历而来。
在没有开智习室前,我每天都要去阅读和输出文章,后来因经营智习室没有过多精力,没有保持每天阅读我最喜欢的纸质书,只是偶尔翻上几页,有点解馋的感觉罢了。
公众号里的文章因自己有一定要求因此暂没有持续更文,但简书上还是坚持日更,也许还是对文字发自内心的喜欢吧!
“有输出就要有输入”,这是之前一位写作老师上课提到的,感觉很有道理。
阅读减少了,写作到一定时间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认知上有局限性。
于是打开了听书平台,常用的平台是樊登老师的听书平台,接连几天的听书让我找到了从前的学习状态,听书也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听书有两点好处很让我受用,一是可以不用占用单独的时间,比如在做一些简单不过于用脑的事时,可以边听书编做事;二是听书可以让人静下来,学做一个倾听者也是一门本领,听书的同时还会有意外收获。
我喜欢听心灵成长、人物传记、亲子教育方面的,这一个来星期最喜欢听亲子方面的。
其实,一个人当下的需求是与他的状态挂钩的,我去听这方面的书,从内心上来看我是想解决这方面的一些困惑。
确实如此,我想解决当下智习室孩子们的一些问题,也想促进与女儿的关系。
听到的大部分育儿书里,其共同点是孩子的成长是受家长的影响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一本书扣我心弦,感触尤深。
这本书名叫《少年发声》,只凭书名就已经足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对孩子如何如何的好、有多大的付出,那只是我们觉得,只有从孩子的真实反应才知我们给予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需要的。
在听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是波澜起伏的,书中16个孩子的发声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有因父母管教压力变得抑郁的,有因父母教育发亮的。
书中概括出了好多父母踩过的坑,也总结出了因坑而来的反思,是一本值得家长们品读的书。
我没有一口气听完这本书,则是听了一半静静坐了好一会,脑海里做了一番育儿的复盘,反思自己育儿路上的坑,不想一错再错,准备在接下来的成长路上去纠正,从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反省了之后接着听,听到三分之二的样子又听了下来,这次我听下来不是再去反思,而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这本是我们以前约定好的一天一封,我失信了,提起这事心有愧疚。
这封信花了半个多小时,可谓是一气呵成,满满当当的两大篇,一字一句来自我的心窝窝,有对女儿的愧疚,也有对女儿表达了母亲内心深处的那份母爱。
我发现文字的功效极好,用文字书写来表达情感真的不错,你也可以试试哦!
继续分享《少年发声》这本书,最值得学习的是作者概括出的5点,能够助我们育儿路上一臂之力,也是成为合格家长应必备的。
一、重视孩子的表达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更有效的沟通。
二、学会倾听,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建立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
三、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鼓励孩子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避免“鸡血”式教育。
四、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育儿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我们希望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们也不要忘了自身的成长。
有一句话说:父母成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催化剂”;又有一个词叫“言传身教”,所以,要想让孩子成长,先成长我们父母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