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发明的“投射认同”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什么叫投射认同呢?简单来说就是投射者将内在的幻想自我投射到控制对象身上,并操控被控者按照自己理想中的行为模式来行动的现象。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名梗“你明明是虫却望我成龙”就非常简洁而又形象地说明了投射认同的过程:父母希望孩子成为那个他们做不到的完美自我。
往往产生强烈投射认同行为的父母,对自我的评价都是极其低微的。这种自我评价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绝对成就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其早年与自己直接抚养者的互动关系是否亲密健康,也就是说,在早年受过父母太多精神忽视的孩子,自我评价就容易低。因为年幼的孩子即使温饱不愁,也会想要父母的持续关注来抵消成长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一个不被父母关注的孩子内心是极度不安和恐惧的。人都有自动调节内心痛苦的本能,但对于一个世界观比较狭隘、只能非黑即白看待问题的孩子来说,如果被父母关注证明了自己的美好,那不被关注的自我就一定是丑陋、卑微和不完美的。孩子会在内心极度渴望达到那种完美,这种完美幻想就成为了绝佳的投射素材。这些孩子追求完美的刻板性格其实与工业生产要求的零失误环境非常契合,这导致一些孩子未来也确实能够取得不少成就,这些成就又会反过来强化其对完美幻想的认同,所以当他们真的成了大老板,往往也会对下属和亲人投射认同,将自我幻想中的完美形象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无法容忍身边人的不完美,各种指责和蛮横的指令让家人和下属难以忍受。
而遗憾的是,中国社会正在飞速由前工业化时代向自动化时代迈进,社会生产需求的已经不再是不会犯错的工人了,更多的是需要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能力的职员,所以追求完美的性格很快就会失去短暂的红利期,绝大部分人在追求完美后什么都得不到,这样会变得更加抑郁和焦虑,而这又会引发另一种典型的心理行为——认知融合。
所谓认知融合,即是指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融合为一体,并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认知并干预现实的心理过程。追求完美的人将不完美看做一种对自我发展有害的元素,因此会对各种失误的风险绝对抵制,形成一种“我知道那可能性很小,但是万一呢?”的强迫思维,这导致过分追求完美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强迫行为,甚至是强迫症。
其实这种强迫思维在古人身上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我们常说“三岁看老”、“小时偷针长大偷牛”,这种思维就很容易形成偏执行为,即:只要我将你不好的地方都消灭了,你就一定是好的。即使只是一些苗头,那也必须要消灭,必须保证零风险。比如有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光着脚丫子在家里玩耍,会非常愤怒地责骂:“一个女孩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规矩!光着脚丫成何体统!今后你要是到了社会上也这么不注意形象,这不是给我丢脸吗?”关键是,有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在公共场合撒丫子乱跑?但母亲因为认知融合,已经开始在进行这样的想象了,在她的认知中,女儿俨然就已经是一个不守规矩的疯女人了。
认知融合本来是人类的本能,那为什么焦虑时融合的总是坏事呢?因为追求完美的人本来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排除潜在的风险,这些莫须有的风险会让他们如鲠在喉、焦虑异常,人在焦虑状态下对所有未来的想象和预期都极容易是负面的。
这一连串的控制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首先,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总是负面的,同时又认为完美本身就是孩子应该达到的状态,那么他们就只会关注孩子负面的形象(这里面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家长自己想象的负面形象)。孩子做得好了是应该的,而且为了排除骄傲自大的风险,不可以表扬;孩子搞砸了那就肯定是堕落了,所以要严厉批评和惩罚。人类的所有自愿行动都需要正反馈来激励,如果只是基于回避家长惩罚在行动,那他们会回避与家长的接触,同时在惩罚与监控暂时消失时变得毫无动力,一旦停下来,下一次会需要更大的惩罚压力才能再次启动。并且当他们真的搞砸了什么事情,第一反应并不是找家长或他人求助和总结,而是想办法回避惩罚甚至推卸责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抑郁症状都如此明显了,仍然不敢给父母说,拼命忍耐和压制,直到情绪彻底崩溃为止。
其次,这种总是被负面预期的环境也会让孩子极其没有安全感,从而也开始认为自己的不完美真的是丑陋可耻的。这也是为什么投射认同的接受者最终接受到的并不是投射者的正面投射,反而会接受到投射者对他们自我的负面认同。如果这种亲子关系无法修复,那么孩子也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追求完美者,继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同样的投射认同。
所以啊,如果谁的父母总是在给自己的孩子说:“当年我们如何如何,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成了问题?”时,很可能他们已经在以投射认同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心理创伤,并以此控制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他们将这种控制理解为爱,那爱得越深,反而越伤人,最终甚至割裂亲子关系。
至于怎样改变,从父母那边入手难度极高,我建议受到过这样伤害的孩子先疗愈一下自己的心理创伤,防止被追求完美的欲念反复折磨。只有当自己走出来了,才有可能放下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甚至是重新修复与父母的关系。当然,咨询目标一定要找对,是去疗愈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而不是找人评理再倒过去压制父母的控制,更不是找父母“复仇”,否则就会出现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这样的人伦悲剧。
ps:我才发现建议“孩子先改变”这样的说法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有机会疗愈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并不会冲着疗愈父母关系这样的目标而来。追求完美、自我评价低,这样的心态会带来抑郁和人际适应不良,产生诸如学业、婚姻、事业等诸多方面的人际问题,事实上并不需要一开始就直接去要求谁放下仇恨,而是先要疗愈这创伤给现在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当这些影响能够被有效适应时,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反而变得顺理成章了。
——知乎苟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