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福山
诗有新体诗和旧体诗之分,旧体诗也称格律诗,若从《诗经》算起,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至唐代极盛,遗留下来的诗歌有五万首之多,出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五六十人。故鲁迅先生说诗到唐代已经写完了,换言之就是说:唐以后虽然仍是诗人辈出、弦歌不绝,但已很难超越“唐诗”了;新体诗则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之首创,出了名曰《尝试集》的白话散文诗集,于是四方响应,就有了如郭沫若的《炉中煤》、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等人的名篇大作。此后就是艾青了,艾青是一个时代的号角,他怀着对光明的向往、对人民的热爱,传承了五四精神,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光的赞歌》等旷世绝唱,开启了一个诗歌新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兰溪的一群文学青年以艾青为楷模,成立了“大堰河诗社”,在时代的洪流里唱响了自己的歌,他们的首任社长就是王少杰。
他们这群人,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多成长为真正的诗人,且都各有建树。我也有幸陆陆续续读过他们的作品,如年长一点的赵有根有《兰江,家乡的河》传世,可惜走得太早;不忘初心的杨金龙吟唱着《我常常想起自己的名字》,一直不停地创作,而且还培养出一位青出于蓝的接班人;林隐君成了诗坛高手,他的《家风》和《昨夜李渔入梦》我诵读过多遍,不愧是兰溪作家协会的领头羊。其中第一个出诗集的应该是赵勇鹏,他的《醉歌》2010年由北京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刚发行就送了我一本。赵勇鹏的诗哲理性很强,有一股子诗人特有的傲气,如《让春天把整个地球都连成一片》的最后一段,他近乎呐喊地唱道:“我不能让春天喊我是懶虫/我不能再让春天骂我是白痴/我不能再让春天笑我是懦夫/我要让春天把整个地球都连成一片!”当然收获最丰、成就最大的还是王少杰,最近几年他连出了三本诗集:《初春的口哨》、《新枝旧叶集》和《献给乡村》。
王少杰既能写新体诗,也能写旧体诗,随着年岁增长,写得炉火纯青。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余音绕梁、余味悠长。在《新枝旧叶集》中,上半部是新体诗,有“来年发几枝”的意思;下半部是旧体诗,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味道。他书读得多,游历也多,可以说见多识广,是从兰溪走出去的另一位徐霞客。我们可以从他的吟咏中听到多瑙河畔的圆舞曲,看到卢浮宫门口的吉卜赛女郞;也可以随他去径山寺品茗、黄果树观瀑、杏花村喝酒,甚至到黄叶村凭吊曹雪芹、上韩城为司马迁扫墓、登剑门关拜谒诸葛亮。最令我心动的是组歌《那时的兰溪》(五首)和新书《献给乡村》中的第一辑,那是他写给梦牵魂绕的故乡的歌。
其实《献给乡村》也可以题为《献给家乡》的,因为从书里溢出的是对家乡兰溪浓浓的眷恋。他写兰溪的大云山、白露山、余粮山,写马公滩、女儿滩、汇潭和将军岩;写西门浮桥和古城墙,写古城里的弄堂和兰江边的溪埠头,写洞源的栖真寺和诸葛的丞相祠堂,写游埠的早茶和夏李的且停亭,二十四节气中的兰溪也被他写活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和期盼,写得出神入化,令人不忍掩卷。总之,王少杰的新诗节奏感很强,题材多样,感情丰富,耐读而使人兴趣盎然。
王少杰很念旧,他的旧体诗功底也很深。有几首悼念亡友之作载在集中,如《哀家麟》、《送友根》、《致逝者》,还填了一首“蝶恋花”词悼念亡父,写得情深意切、哀惋动人,使我感同身受。当年赵友根的追思会我是去过的,与萧家林等人送去一个挽幛,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我们的哀悼之情。今天读到少杰的这首《送友根》诗,不禁使我想起友根带我们游览汤溪城隍庙、下伊古城遗址和金东千亩茶园的往事,又是一番感慨。
少杰《献给乡村》最后一首诗《那一笑》是写给新诗首创者胡适的。那我就抄《一笑》的前一段作为本篇的结尾吧: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他笑得很好。是的,人世间的事总是要以笑为主才好。
最后,还要再一次感谢少杰给我的三本书,那是寒冬里送来的阵阵暖意。
22.12.10施福山于黄龙洞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