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完成情况
100天前,我重新翻看了一遍《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心血来潮,向主人公洪镇洙学习,挑战“100天读33本书”,并且,还在朋友圈立下了Flag(如下图)。今天,我是来忏悔的!
在这100天内,我读了21本书,书单如下:
完整的读书笔记,记录在简书上。
这100天的读书,大致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58天,阅读了12本书,平均四五天阅读完一本。基本是从头看到尾,每天看80页左右,并写数百字的感悟。这一阶段,动力还是十足的,做不到三天一本,但基本上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第二阶段,眼看着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很远,又恰巧看到了成甲的文章——《没时间读书? | 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此文链接】,里面提到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有所启发。从书中看到有启发或有感触的点,停下来思考在生活当中有什么应用,这个才更加重要。所以我也改变了看书的方法。看自己感兴趣的点,重在思考,而不是从头翻到尾。
在开始的时候,我建了一个群,拉了十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读书打卡。其中,李伟诚老铁每天一本书,一直引领着我们,最终完成目标的还有两位老铁——芷杏、哪可休。特别佩服他们,创造了自己的里程碑。没有运营,全靠自觉,读书,始终受益的是自己。
二、复盘反思原因
001 没有时间
本学期担任班主任,确实少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是反过来想。没有时间做这个事情,说明这个事情在你心中并不重要。就好像女朋友说,“你总是没时间陪我。”其实也就是心里不重视,没有放在优先的位置。
很多时候都是早上的精力比较充沛,时间管理都讲,最好在早上就干掉一只丑青蛙(大项目)。把读书放在上午优先完成这个位置,才不至于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都没什么时间了。
002 没有精力
当一件事情需要花费精力的时候,说明他还没有养成习惯。每天要做的事情诸如吃饭,刷牙,玩手机等等,并不见得要花费自己多少精力,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习惯的事情了。
习惯养成开始阶段是需要意志力(也是精力)加以规范的。在这100天期间某些时候会沉浸于读书,或者哪一天没有读书,自己会感觉难受。这些都是形成读书习惯的必经阶段。
003 过于追求完美
我觉得这是一种阻碍自己发展的心理。每次做ppt,做视频的时候总是过于追求完美而耗费更多的时间。读书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如果某一天看的比较少,很难输出像样的感想或者笔记就懒得去做了。这样拖着一天,拖了两天再重新开始启动就变得比较困难。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微习惯来克服。着眼于“100天读33本书”这个结果,不如把它分解成每天读书并写100字感想。再用谷歌工作法OKR(目标和关键结果)来分析,100天读33本书这个结果并不清晰。何为“读完”?很难界定。如果换成“写33本书的笔记和感悟”,每本写200字以上即可。我想,完成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三、小结及下一步行动
100天读33本书,针对这个活动,我失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有所收获和进步,这也是成功的。读书是件值得去做的高价值高回报的事情,需要把它放在较优先的位置,不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多做,这是可以不断累积的。继续培养这个读书的习惯,随身携带书籍,碎片时间,利用起来翻书比看手机更有价值。利用微习惯这个方法,先完成,再完美。
下一步行动,书不在多,有用则灵。每天的读书和学习,最重要是思考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永远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没有改变行动的读书,是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