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之幕僚赵烈文之二【560】2023-12-5(2)
曾国藩终于侥幸成为胜利者。十多年的艰难历程,曾氏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他的主要对手究竟是谁,他的胜利又将意味着什么?这些课题,尽管已成为百年来史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在当时一片颂扬声中,一片“同治中兴”的欢呼声中,极少有人关注,更几乎无人作深入探讨。赵烈文开辟这一领域的先河。他们从北宋韩琦、范仲淹谈到眼前。曾氏说自己靠自强不息之道“粗能有成”。赵烈文笑着对曾氏说:“师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曾氏的胜利当然靠的是与太平军作战而得来的,怎么这倒成了十之三四,而与世俗文法战却是成了十之五六。这在当时,显然是奇谈怪论。
什么是世俗文法?所谓世俗,就是指那个时代的腐败官场、烂掉的八旗绿营、颓唐的士林以及失去规范的社会。所谓文法,就是指种种不符合时代要求陈腐不堪的规章制度、律令法规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承认世人看到的只是表层,赵烈文看到的才是咸同年间动乱的本质。更令曾氏本人没有想到,也是他不愿意去想的,是赵的下面这番话:“今师一胜而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一统既久,剖分之象已滥觞,虽人事,亦天意而已!”曾氏的胜利造成了什么局面?这就是后来王闿运在《湘军志》中所说的:“其后湘军日强,巡抚亦日发舒,体日益尊”的局面,也就是曾氏所极不愿见到的“外重内轻”的局面,但这是事情发展的必然规律,非人力所可制止。
正是基于这种透辟的认识,赵烈文成为那个时代极为准确地预见清王朝崩溃的第一人。赵对此分析的那段话极为难得,还是照录为好:
初鼓后涤师来畅谈,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赤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变异,奈何?余云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师蹙额良久,曰然则当南迁乎?余云恐虽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这段话是曾氏余赵烈文在同治六年二十日晚上的对话。四十四年后幸亥革命爆发,果然清王朝立时土崩瓦解,并无南渡苟延的机会,接下来的是长达十多年的“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对于清廷崩溃的形式和日期,以及中央政权垮台后的全国形势,其预算之准确与精密,令人惊诧莫名。具有如此眼光的人,古往今来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这就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赵烈文,他的这些乱局之中的清醒认识久白纸黑字地写在他的日记里。这样的人物,我能不写进我的小说吗?如此日记,我能不细加研读吗?我决定寻找《能静居日记》的全本。
全本找到了,是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的影印本,一共有六大册。但当我打开时,却立马遇到极大的困难。赵的日记是用行草体所书,尽管书法流利娴熟,却有许多字令我辨识困难。我想,如果有人来先扫除这个障碍,然后将他排印出来,岂不会给这部日记的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吗?但这事不容易做成。首先是准确辨识草书的人不易找到,其次是出版此书的成本太高,出版社作为文化公司不能不考虑经济核算。后来我在台湾,遇到一位学者,他竟然主动跟我谈起《能静居日记》。他说几年前,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先生就有整理出版此书的意图。高阳先生想自己来做整理者,他亲笔誊抄了一部分日记。可惜,高阳先生不久病逝,此事中途搁浅。这位学者希望大陆出版界来做这件事,并热情地送我一叠高阳先生亲笔誊抄的影印稿件。拿着这沓稿件,我愈加感觉此事的紧迫。
终于,一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出版负有高度使命感的岳麓书社决定来做这件事,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青年编辑刘文君挑起这副重担,经过三度寒暑的努力,这部重修编排的《能静居日记》全本就要问世了。我相信,只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或是更多地了解那个动乱的时代,或是可以窥探某些高层政治运作的细末,或是从作者的睿智中得到某些启迪等等。一想到这里,我便为之欣慰异常,遂不揣浅陋,写下这篇文字,就算是序言吧!
本系列文章作者唐浩明先生,衡阳市人,1946年生,著名作家、学者、拙诚学堂山长、 岳麓书社首席编辑、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著名学者唐翼明胞弟,又名邓云生,毕业于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分配岳麓书社;先后任过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 编有《曾国藩全集》、 《胡林翼集》、《彭玉麟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等近代历史文献。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等,历史随笔集《冷月孤灯·静远楼读史》、评点曾国藩"系列。
唐浩明先生其父亲唐振楚,衡阳市人,系蒋氏离开大陆前的最后一任机要秘书,也是蒋氏到台湾后的第一任机要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考选部部长、台湾联合国劳工局局长。1945年,从南京中央政治大学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学位,赴湖南省蓝山县任县长。1999年去世。
母亲王德蕙,衡阳市第一个接受师范教育的女子,也是衡阳县第一个无线电广播员,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2003年去世。
哥哥唐翼明,1942年生,衡阳人。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书法家 。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年回武汉定居,后被江汉大学聘为讲座教授。2012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兼任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