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下课8:50到9:30不到一个小时,面对同样的问题我犯了两次错误,不得不感叹从觉察到改变到底有多远?
心灵成长阶梯图,上三层:使命、身份、价值,下三层:能力、行为、环境。对一件事情而言,就事论事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高一级的层次入手想办法去解决。任何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其动机和情绪,行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动机可能是好的。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肯定背后好的动机和情绪。
下课和同事燕鸽同行回家,她宝贝的女儿彤彤坐在她电动车后坐,校园的路灯昏暗的根本看不到书上的字,可彤彤却在看书,我张口就说:“哎呀!彤彤能看见吗?”,话刚一出口我就意识到了错误,道歉已经晚了,彤彤爬在她妈的背上不说话。昨天晚上刚学习了要肯定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孩子读书一定是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住了,我首先应该表扬她怎么这么爱看书,内容一定很有趣,接下来才表达在光线暗的情况下是否有好处?
很快我到了家,两个宝贝儿子已经躺到了床上,听到我回来的声音就开始呼唤我,幸福感满满的走到床前安抚他们:“俩宝贝儿,赶紧睡觉吧,妈妈要去洗件衣服。”我关掉大灯,室内光线立马暗了下来,我走进卫生间去洗衣服。
万没想到,我准备去凉衣服时却看到大儿子爬在床头看书,“娃啊,光线这么暗能看见吗?睡觉!”。立刻马上,我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宝贝儿,这书是不是很好看”立刻改口,接下来又抱又亲去补救,其实儿子不以为然,我并没有伤到他,因为做妈妈的好像时不时都会命令儿子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生活中曾经都有多少个时刻,我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
更令我惊讶的事,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连续发生,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同样的做法,且行且反思吧,希望我能学有所用。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处处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