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为了证明有道德,甘愿被道德绑架,陷入所谓的自证陷阱。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在意别人的评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既不偷,又不抢,活得问心无愧。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一句话累死自己。
个人心理学,阿德勒教授认为,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别人的课题。分离课题,找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能消除世界上很多的痛苦了。但这也需要一颗“大心脏”。
但现实是,很多人在遭遇网络暴力后的选择令人无奈又心痛。我在这里就举两个例子:
1武汉的糖水爷爷勤勤恳恳,17年都未涨一分钱,就一次被媒体宣传后,遭到了网友的恶意揣测,认为他摊位不干净卫生,说他儿女不孝,那么大年纪了还做生意。17年的风雨没让爷爷放弃,一朝的网络暴力让爷爷放弃了生意并选择离开武汉。
2.24岁的女生郑灵华考进985高校,保送研究生。但就因为一头粉红头发,遭到网友们的攻击,造黄谣,患上严重的抑郁,十分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不是他们“玻璃心”,而是造谣者可恶,他们的违法成本太少。我们修炼大心脏的同时,希望人间少一些这样的悲剧。